JJean-Marc 2019-11-18 13:19:12#1我的父母也支持我——仅仅购房的附加费用就是一大笔开销,尤其是如果还有中介介入的话。我觉得这样写有点贬低人的意思,好像只因为家里人帮忙,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 别担心,这并不是贬低的意思,别人也都会接受这笔钱。我只是额外想问,长期来看,买房还会不会只是个人收入状况和储蓄纪律的问题,而是越来越依赖(祖)父母的经济能力。最近《世界报》里也有一篇有趣的文章证实了这一趋势。 不过,毫无疑问,赠予的或继承的钱通常比自己省下的钱更容易花掉。
我的父母也支持我——仅仅购房的附加费用就是一大笔开销,尤其是如果还有中介介入的话。我觉得这样写有点贬低人的意思,好像只因为家里人帮忙,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 别担心,这并不是贬低的意思,别人也都会接受这笔钱。我只是额外想问,长期来看,买房还会不会只是个人收入状况和储蓄纪律的问题,而是越来越依赖(祖)父母的经济能力。最近《世界报》里也有一篇有趣的文章证实了这一趋势。 不过,毫无疑问,赠予的或继承的钱通常比自己省下的钱更容易花掉。
MMottenhausen 2019-11-18 15:16:09#3 啊?这完全不正确? 这取决于视角。 虽然我作为东德公民出生,但随后一直在布伦瑞克长大直到学龄……所以我更把自己看作是整个德国人。而问题是:所有这些偏见确实适用于少数代表。(而且只要这些极端例子不断被假新闻反复报道,我就在这里抱怨并投错票。好了,这话总该还能说吧。)
啊?这完全不正确? 这取决于视角。 虽然我作为东德公民出生,但随后一直在布伦瑞克长大直到学龄……所以我更把自己看作是整个德国人。而问题是:所有这些偏见确实适用于少数代表。(而且只要这些极端例子不断被假新闻反复报道,我就在这里抱怨并投错票。好了,这话总该还能说吧。)
DDr Hix 2019-11-18 23:22:07#4 最近,《WELT》上也有一篇有趣的文章,证实了这一趋势。 ……我(大意上)读到,目前三十多岁的购房一代希望拥有他们父母一生努力得来的东西,但又不想再等待25年。 如果还想把乡下的类似自有住房换到城市里,理想和现实就不再匹配了。我现在看这没什么根本问题——做出妥协,或者搬家,当年大学的时候也不是没成功过。
最近,《WELT》上也有一篇有趣的文章,证实了这一趋势。 ……我(大意上)读到,目前三十多岁的购房一代希望拥有他们父母一生努力得来的东西,但又不想再等待25年。 如果还想把乡下的类似自有住房换到城市里,理想和现实就不再匹配了。我现在看这没什么根本问题——做出妥协,或者搬家,当年大学的时候也不是没成功过。
Hhampshire 2019-11-19 07:18:57#6我只是额外想问,长期来看,购置自住房是否不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收入状况和储蓄纪律,而是越来越依赖于(祖)父母的经济能力。 这个问题可以明确回答“是”。父母依然希望他们的孩子生活得更好,因此想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好的起点。经历“丰裕时期”之后是继承的一代,经历“贫瘠时期”之后是建设的一代。通过纪律努力获得某样东西是一项值得认可的成就。保持并传承财富跨越多代同样如此,尽管这不是个人的功劳。
我只是额外想问,长期来看,购置自住房是否不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收入状况和储蓄纪律,而是越来越依赖于(祖)父母的经济能力。 这个问题可以明确回答“是”。父母依然希望他们的孩子生活得更好,因此想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好的起点。经历“丰裕时期”之后是继承的一代,经历“贫瘠时期”之后是建设的一代。通过纪律努力获得某样东西是一项值得认可的成就。保持并传承财富跨越多代同样如此,尽管这不是个人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