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斯图加特大都市区的建筑公司!

  • Erstellt am 2018-09-18 21:18:36

Markuss85

2020-02-27 19:10:40
  • #1


???在尽可能多的公司获取报价有什么“暴走事件”的关系吗?这通常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笔投资,如果有更多合适的建筑公司,我也会发更多的询价。

其实耗时间的倒是这些建筑公司自己,他们出具的报价往往不透明、不完整,让价格比较几乎不可能。

我工作的地方,价格对客户是透明的,也不需要花费数周时间去比较。但建筑行业似乎普遍不是这样,绝对不允许容易比较或透明。
 

11ant

2020-02-28 00:20:49
  • #2

绝非如此。

那合理来说,人们应该花时间学习如何招标,因为

实际上应该是指业主,由于提出结构不清晰的询价,导致收到难以比较的报价。供应商甚至会感激如果大家能更多花些“心思”——这还能显著提升合格回复率(也就是说回复不是拒绝)。

我说“疯狂行动”一方面是指盲目地向周围的所有公司都发出询价,越多越好;而浪费时间是因为无视并不尊重报价准备的时间,让许多供应商白费力气。让21个供应商同时参与竞标——反过来说,成交概率只有4.76%——这简直是令人厌恶的“国王消费者”做派。想象一下,如果换成你自己:一年中你只有两周半时间能有效工作,剩下的时间都花在给那些仅仅想知道你是否最便宜的人提供服务上。

我可以理解每个业主会发4到5个询价,毕竟初学者也有“新手福利”在里面——但多达十几个询价就明显是对他人时间的极大不尊重。让别人帮你解决你懒得好好招标的问题——而且还抱怨回来的报价就像你喊话进了大森林那样毫无结构,这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可以看出,独生子女这一代正步入消费能力强的年龄。可怜的国民经济 :-(
你毕竟只盖/买一栋房子——凭什么允许这么多供应商只为哄你开心写报价?——21个询价意味着20个是“废品”。孩子们因为你的询价,爸爸们加班加点,睡前故事都没得听——你以为做报价就是边吸烟边随便写写?——到了一定程度,粗心大意就真的变成了一种反社会行为。
 

Markuss85

2020-02-28 08:20:58
  • #3
谢谢 你的看法,但我觉得我们意见不合,或者你误解了我。

顺便说一下,这次的请求确实结构清晰、内容详尽(包含“需求规格说明书”、平面图、位置图以及对我们来说重要的其他事项,供暖方式和开发规划中的主要规定)。作为一名采购相对复杂服务的专业人员,我是有经验的。

当然,基于该请求直接收到详尽的报价并非预期(除了一家公司以外,也没人这么做)。但作为一名最终会支付四五十万给公司的客户,我确实期望对方能够认真对待订单(至少安排一次1-2小时的咨询),否则直接拒绝即可。这也是事实,且非常好。宁愿9个供应商直接拒绝,也不希望我让所有参与者花费数小时的工作后,才发现价格、时间或服务内容不合适。只有通过询价,才能获得这些信息。


至于成交概率,我们并不是看联系了多少家,而是看对请求的响应是否恰当,是否进行了良好的初步咨询,以及在一小时的咨询后是否感觉基本合适(开工时间、价格、信任)。最终,我们收到了4家供应商的完整、较为可比的报价。



我反而觉得你“反社会”,因为你既不了解背景,也不知道我不是独生子女。
 

11ant

2020-02-28 13:48:52
  • #4
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是有条理地提出请求,但对回答不满意,那这绝非巧合。我的报价请求总是包含提示,只有符合规定格式的回答才会被采纳——也就是说,1. 欢迎以其他形式回应,但这不能替代规定形式的回复,2. 只有符合格式的回答才有效,另外隐藏的排除条款不适用。我基本上都会主动与首次联系的请求接收者进行个人沟通。最重要的是,我的第一步总是根据项目规模合理确定请求接收者的数量:公平协议是“为一份合格报价付出努力,换取公平的中标机会”——而在21:1的比例下,我明显看不到公平的可能性。这种请求简直是一种强加,不符合商业伙伴间应有的做法。请求垃圾邮件是一个严重问题,而且导致市场出现不希望看到的“清理”现象:这种拒绝服务攻击从生存角度严重打击了家族企业,而私募股权公司则能轻松应对,反而因为上述原因欢迎这种行为。这仅作为(社会)理智使用的一个建议。


抱歉,表述错误。应该说:成交概率的劣势系数为0.0476(这显然不公平——除非报价请求中有提示:“您被同时询问了另外二十家投标者”)。


我的评论并非指责你个人是独生子女——而是针对一代人的心态:整个商场都像是他们的皇宫,如果陛下打算购买什么。
 

Hous8au

2020-02-28 13:57:27
  • #5
…说的是族长一代……把所有事情都按自己的意思来扭曲,真是好笑。正确的方法一如既往地在中间。

我再试着回到主题。刚才与[Beitrag #60]的供应商谈话有什么结果?
 

erazorlll

2020-03-02 14:41:29
  • #6
我现在暂且忽略那些无关的帖子,回到主题。附上当前状况的简短更新:

预制房 / 木结构

    [*]Hanse Haus -> 已收到报价,初步看起来“还可以”,但还没有详细拆解施工内容说明
    [*]Bien-Zenker -> 报价仍未收到
    [*]Bittermann & Weiss -> 已收到报价 - 价格较高 - 细节随后补充
    [*]Talbau Haus -> 会议已举行。总体上卖家人不错,我们也喜欢这家相对较小公司的做法,但感觉缺少火花。谈了很多,但会议结束时我们得到的信息很少。我还需要更详细地了解他们的墙体和天花结构。他们宣传良好的隔音和保温性能,但在我看来,这导致底层和天花结构很厚,不幸的是这会牺牲楼上的层高和斜屋顶高度。
    [*]Fertighaus Weiss -> 排除
    [*]Schwabenhaus -> 排除/中止
    [*]Albert Haus -> 暂缓

砖混结构房屋供应商

    [*]Haus der Handwerker -> 已收到报价,价格初步看起来合理。内容和施工说明的详细拆解还在等待中。(是的,我知道大家对HdH的看法)
    [*]Hauser Massivbau -> 三月初定了会议时间
    [*]Köhler Wildberg -> 会议已举行。联系非常积极,谈话也很友好。向我们展示了多个参考房屋和图纸,然后针对我们的建设计划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大致的价格范围,并介绍了下一步流程。房屋将与建筑师一起设计,之后将作为总包(GU)外包各专业。我们感觉Köhler工作很“诚实”,遇到问题也会努力寻找解决方案。这不是那种“我现在必须卖房”的会谈,而是一次诚恳开放的交谈。不过我们缺少对Köhler“标准”品质的感觉——也就是标准配置包括哪些内容,是否符合我们的口味。此外,价格范围也是粗略估计,所以实际上我们无法对最终价格做出判断。当然,这些细节只能在建筑师设计后明确,但是能给出一份包含我们特殊需求的大致价格范围会更好。这点可以在后续会议中再提及。
    [*]AWS -> 三月中旬定了会议时间
    [*]U-Haus -> 由于熟人推荐新加入。三月中旬定了会议时间
    [*]FERMO -> 排除 - 明显太贵
    [*]Härtter Renningen -> 因人手不足已被Härtter方面拒绝

顺便说一下,回到主题:我们未与Albert Haus、Fertighaus Weiss和FERMO安排正式会谈即已排除。也就是说,销售人员唯一的时间投入是在样板房的10-15分钟谈话。而Härtter则是直接未开会即拒绝。
 

类似主题
18.07.2012在建筑施工说明中应注意什么?10
26.12.2012预制房 / 砖混房,哪些建筑公司?16
19.03.2014施工性能描述比较!我们应该优先选择什么?47
17.02.2016建筑师还是建筑公司?23
06.10.2016还没开工,但已经与建筑公司产生了麻烦28
01.12.2016建筑公司拒绝对建筑服务说明和建筑合同的变更请求39
02.07.2018Talbau Haus 经验 - 谁有了解这家公司或其他公司?20
13.03.2017建筑规划,施工描述,费用清单19
22.08.2017金融中介与建筑公司的连接14
01.12.2017银行可能希望尽管分包合同已单独授予,仍然提供施工服务描述26
31.03.2018在修改建筑服务描述的想法之后,价格被统一定价10
01.08.2018施工性能描述 - 性能评估?12
29.10.2018施工性能说明中的土方工程17
15.09.2023海尔布龙周边地区 - 与本地建筑公司的经验26
12.04.2019施工性能描述是否足够详细?14
20.03.2020建筑公司尽管超额付款仍停止工作718
30.04.2020拥有“土地服务”的建筑公司43
18.08.2020在柏林及周边地区(约50公里)与建筑公司的经验86
12.01.2024建筑公司破产,接下来如何进行?34
05.02.2025建筑公司的信用报告提供商?10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