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ent010
2020-04-23 17:19:43
- #1
亲爱的大家好,
我故意用了一个比较夸张的标题,但这代表了我的观点。在与许多建房者的谈话中,我看到建造房屋有三种动机:
1) 出于面子建房,为了融入某个群体。我认为这只是少数人的情况。
2) 出于实用原因建房。比如空间需求、资产保值、产权等……
3) 实现一个人生梦想。有些人因为自己童年是在公寓里长大的,缺少这样一个家;还有些人童年就在新建的独栋住宅区长大,非常珍惜这种生活。
在论坛里经常会有人问关于贷款的问题,很多情况下需要双方都有收入才能贷款。也有人表示过去的奢侈生活(买新车、多次长假)已不再必要。总之,他们的自有资金最多只能覆盖房屋建设和购买的附加费用。在这些问题中,我总能看出第3点动机的影子。我能理解你们!
在我父母那一代,房贷利率还在两位数区间,父母也没有经济支援(因为是战后时期),很多房子都是通过节俭、调整生活标准来筹钱。如果丈夫丢了工作,那会是个大问题。
我的意思是: 如果从1945年开始,只建造那些符合本论坛近日所说的各项严格规则和保障条件的房屋,那么现在我们也不会有建筑用地短缺的问题了。
这些项目在过去运行良好,现在也运转顺利。当然,周围总会听到一些失败的案例。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成功的,就像有钱的企业偶尔也会失败,房子不得不出售一样。对贷款的评价永远只是贷款时的一个瞬时判断。
我写这些,是因为本论坛里经常有人在计划阶段就判定这些建房或购房计划必然失败。我理解也认可大家用现有的能力买房或建房的愿望,即使因此要拼尽全力。当然,也存在不现实的计划,论坛的作用就是帮大家指出这些。但并非每次都要“三思而后行”,认为只有一种路径是可能的,其他都会失败。
当然,我例外不包括那些规模或质量明显超出预算、根本不切实际的建造或购房计划。
附注:假如有人猜测,我没有100%贷款。
此致敬礼
我故意用了一个比较夸张的标题,但这代表了我的观点。在与许多建房者的谈话中,我看到建造房屋有三种动机:
1) 出于面子建房,为了融入某个群体。我认为这只是少数人的情况。
2) 出于实用原因建房。比如空间需求、资产保值、产权等……
3) 实现一个人生梦想。有些人因为自己童年是在公寓里长大的,缺少这样一个家;还有些人童年就在新建的独栋住宅区长大,非常珍惜这种生活。
在论坛里经常会有人问关于贷款的问题,很多情况下需要双方都有收入才能贷款。也有人表示过去的奢侈生活(买新车、多次长假)已不再必要。总之,他们的自有资金最多只能覆盖房屋建设和购买的附加费用。在这些问题中,我总能看出第3点动机的影子。我能理解你们!
在我父母那一代,房贷利率还在两位数区间,父母也没有经济支援(因为是战后时期),很多房子都是通过节俭、调整生活标准来筹钱。如果丈夫丢了工作,那会是个大问题。
我的意思是: 如果从1945年开始,只建造那些符合本论坛近日所说的各项严格规则和保障条件的房屋,那么现在我们也不会有建筑用地短缺的问题了。
这些项目在过去运行良好,现在也运转顺利。当然,周围总会听到一些失败的案例。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成功的,就像有钱的企业偶尔也会失败,房子不得不出售一样。对贷款的评价永远只是贷款时的一个瞬时判断。
我写这些,是因为本论坛里经常有人在计划阶段就判定这些建房或购房计划必然失败。我理解也认可大家用现有的能力买房或建房的愿望,即使因此要拼尽全力。当然,也存在不现实的计划,论坛的作用就是帮大家指出这些。但并非每次都要“三思而后行”,认为只有一种路径是可能的,其他都会失败。
当然,我例外不包括那些规模或质量明显超出预算、根本不切实际的建造或购房计划。
附注:假如有人猜测,我没有100%贷款。
此致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