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lina87
2020-04-26 13:08:04
- #1
在丹麦和芬兰,这种情况奇怪地运作得非常好,并且已经在社会上得到认可。如果看看各国所谓的幸福指数排名,反而会产生怀疑我们托育体系的念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持续位居前列,德国则明显落后。
因此,比起单纯在托育时间上分配幼儿园和父母的时间,我认为托育质量更为重要。额外的时间是否真的总是用来陪伴孩子,还是现实中更多的是迪士尼+替代了照看,而妈妈则在旁边的沙发上玩手机,谁知道呢……
好吧,我的说法是针对德国标准托育方案的。
与孩子互动,尤其是教育方面,而不是玩耍或拥抱,是一份工作。每个有孩子的人都会认同这一点。很多全职在家的妈妈觉得她们的劳动没有得到报酬,这是有原因的——不过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
但事实是:认为自己能同时并全力投入做两份全职工作实在是幼稚。我不是说这是一种长期状态,但尤其前三年我认为是相当“重要”的。
当然现在有人会说教育也可以外包(在很多情况下这确实是好事),但我(!)其实更愿意孩子按照我(!)的方式被教育,而非托儿所认为正确的方式(不是因为我怀疑专业能力,而是因为我觉得以我们的照看者与儿童比例,想让双方都满意几乎不可能)。而且这是我的孩子,我也希望有时间和他相处——我买了个贵电视,也不会买了就不管它。
我觉得遗憾的是总是被简化为只有两种选择:a) 妈妈或爸爸完全待在家至少三年,或 b) 孩子一岁后每周去幼儿园20小时。其实中间还有很多选择。父母休假期间原则上有权利申请最多30小时的兼职,雇主也很难拒绝。
为什么总要走极端呢?
我一年后也会开始工作——20%的工作量。只是为了不完全脱离工作,因为我喜欢工作。等孩子两岁时,我希望还能在家里以50%的工作量继续工作,仍然处于育儿假中。为此我已经听到了不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