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uexperte
2015-11-08 22:50:53
- #1
晚上好,Yvonne,
不,你只是根据你自己的建筑项目经验进行反思。
基本上就是这个问题。
其实关系很大!
虽然我已经自己独立工作25年了,但通过我的孩子们,我了解到职场其实并没有改变多少;除了所有职业名称都用英语——不知为何——显得更好卖。
我学的是应收应付会计。撇开年龄问题(令人厌烦),几乎没有什么会变,除了基础的科目表和个别科目名称。如果换公司——在这个行业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最多是得了解新老板的内部流程。对此我是认同的。但如果我要进入你那个我完全陌生的领域,只靠三个月的在职培训(我认为不现实),或者需要完整的职业培训。我无法理解你在这点的回答。
你在先发制人地辩护。
我网站上也没有印章。我随时可以弄,但我没必要为与我的职业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系的东西付费。
他(你的供应商)“不会”被提名,他得付钱才能获得正面提及。他没有付,从我看是明智的。
我不必理解……你和其他潜在业主都可以通过聘请专家获得显著的保障!这远不止450欧元的事……
要自称“明智”的业主,不是一两天甚至几个月的事……
不,抱歉……你反思的是你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不多不少!因为——作为租客生活得轻松多了,不像作为产权所有者那样有负担。
莱茵问候
你看:我们的观点部分一致。
但只是部分一致。你来自这个行业——我反思的是(更开明的)业主们的意见和观点。
不,你只是根据你自己的建筑项目经验进行反思。
这不是一份工作的问题,而是购买一件昂贵物品的问题。
[/Q
基本上就是这个问题。
几乎所有职业都不再有人带徒弟——大多数公司根本负担不起。有人通过边做边学被扔进新岗位,凑合着做下来。实习生和学徒几周后就得能跟上熟练工的水平。呼叫中心不再提供咨询服务,他们只是为外包公司接听电话。
不过这和盖房子关系不大……
其实关系很大!
虽然我已经自己独立工作25年了,但通过我的孩子们,我了解到职场其实并没有改变多少;除了所有职业名称都用英语——不知为何——显得更好卖。
我学的是应收应付会计。撇开年龄问题(令人厌烦),几乎没有什么会变,除了基础的科目表和个别科目名称。如果换公司——在这个行业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最多是得了解新老板的内部流程。对此我是认同的。但如果我要进入你那个我完全陌生的领域,只靠三个月的在职培训(我认为不现实),或者需要完整的职业培训。我无法理解你在这点的回答。
就是这样。看看那些房屋供应商的网站。总有一个质量认证印章。一个廉价供应商有的是der Welt的服务印章,另一个廉价供应商有的是TÜV印章,还有的是RAL质量印章,另一个则是信用等级印章……
你在先发制人地辩护。
我网站上也没有印章。我随时可以弄,但我没必要为与我的职业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系的东西付费。
我的建筑公司没有印章。为什么?因为他们小,没有被提名。没有小型企业会被任何测试提名、推荐或测试……他们通常也没有好的官网。但他们可能很棒且价格合理。
他(你的供应商)“不会”被提名,他得付钱才能获得正面提及。他没有付,从我看是明智的。
那我们想了解情况怎么办?我们上网,查遍网站,用房屋供应商的模块系统看看价格。他们都有印章。然后礼拜天去几个房屋展区,要么得知明年价格上涨,竞争对手没你们服务好,有买车或价值5000欧元厨房的赠品。太棒了!是的,那就是那些周日兼职赚点儿钱的450欧元工作者。
我不必理解……你和其他潜在业主都可以通过聘请专家获得显著的保障!这远不止450欧元的事……
不管怎样:在我重复之前——这话题本身就很长。我的单位会拿它做三天的培训,我们这儿一周末就能聊个够了。
要自称“明智”的业主,不是一两天甚至几个月的事……
我不想粉饰太平,但我尽量从消费者的角度思考。只要利率依旧低,还能负担得起还贷比租金便宜,就会接受自住房只是普通水平——只要居住环境比租的房子好,这通常都是这样。
不,抱歉……你反思的是你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不多不少!因为——作为租客生活得轻松多了,不像作为产权所有者那样有负担。
莱茵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