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aneway
2023-06-28 21:18:08
- #1
亲爱的KarstenausNRW:
我觉得你的观点非常建设性且有帮助,尤其是因为它们向我展示了论证的另一面。对我来说,理解在定价时需要注意什么很重要,这样我才能有一个现实的视角,判断我们是否能买得起这所房子,以及我们是否愿意买。我完全赞同你的论点,把租金和贷款年供相提并论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计算方式。确实,我必须和那个顺便还在存钱或投资的租客做比较。
但是有一件事我不太明白。也许你能再帮我解答一下:你算出如果用1500欧元的租金当作利息支付,在4%的利率下我可以获得45万欧元的贷款。再加上我虚构的15万欧元自有资金,正好得出你算给我的60万欧元。到这里都很清楚。但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银行的钱和租金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举个例子:三年前,建筑贷款利率不到1%。那么如果我用1500欧元的租金以1%的利率计算,我可以贷款180万欧元。再加上我的自有资金:那我几乎可以支付近200万欧元买房,而不用同时还租金。
或者相反:假设欧洲央行在未来12个月内将基准利率提高到8%(不论这是否现实)。那我只能贷到22.5万欧元,加上我15万欧元的自有资金,房价只剩37.5万欧元。而这个价格在这里早已被认为几乎是荒谬的。
这就是利率和建筑/购房价格呈现出直接反相关的行为。但后者在过去三年里远未像利率那样大幅下降。如果利率和价格不挂钩,那么为什么会假设当把租金和贷款利息相等时,价格就合理了?
我这里的思维错误在哪里?
希望我能解释清楚。这不是我每天关注的问题。
我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只需要权衡什么更重要:是保留我们现有稳定的居住环境,还是意识到可能很快要搬家,甚至可能先建房,伴随着所有风险和机会。
最终的决定是:现在投入资金,还是留着钱继续攒,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只不过我们没有很长时间了。和KarstenausNRW的猜测相反,我们已经不算年轻了(30多岁中期)。
你说得对:倔强不该成为决断性因素。关键是房产最终是否值得它的要价。
我不认为卖方和买方是脱节的:当然,卖方最终多数是关心账户余额。
利润必须实现,没有买家很难做到。你也提到了一些反对购房的理由:自住者不能立即入住,投资者难提高租金,租客不愿搬走。
很明显,另一种选择是在2到3年后自己建房,选一个更符合我们生活状况的地点。到那时可能会有不少变动(换工作,孩子从幼儿园转入学校,顺便说一句幼儿园距离30公里远)。
到那时,我们当然希望尽量不再搬家。
我认为现在直接把购房价格和2016年建房价格比并不合理。但把现在的建房成本和当前购房价格比倒是合理:如果现在买房或建房都得付3000欧/平米,可以关注是否有合适的地块出现。建小些,因为150平对我们来说其实有点大,要根据我们的情况做最优选择。
我对如果我要求5%的收益率会被质疑诚意持保留态度。这更多是出于不了解。房东也应该明白市场上可以卖到比我们出价更好的价钱。我想这一点她很清楚。但她还是先问了我们。
如果市场上的现实租金收益是3.5%,那么多出1%也许并不算不现实的好价格。5%可以作为谈判起点。如果她说:抱歉我需要每一欧元,那她有权这样说,我也完全可以接受。然后我们会考虑是否有能力和意愿筹集资金,如果可以就签约,不可就算了,可能就没有我们了;)
据我所知,是和建筑师合作,没有总承包商参与。
总体而言计划还算合理:有一个车位,虽然不在房子旁边;平屋顶,3层完整楼层,有露台和阳台。无法再扩建。
我刚刚在城另一边发现一套类似的新建联排别墅,价格70万欧元,居住面积160平米,土地216平米。如果减去50,000欧元因为土地面积只有一半,那就差不多是KarstenausNRW之前给我算的价格了。
我觉得你的观点非常建设性且有帮助,尤其是因为它们向我展示了论证的另一面。对我来说,理解在定价时需要注意什么很重要,这样我才能有一个现实的视角,判断我们是否能买得起这所房子,以及我们是否愿意买。我完全赞同你的论点,把租金和贷款年供相提并论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计算方式。确实,我必须和那个顺便还在存钱或投资的租客做比较。
但是有一件事我不太明白。也许你能再帮我解答一下:你算出如果用1500欧元的租金当作利息支付,在4%的利率下我可以获得45万欧元的贷款。再加上我虚构的15万欧元自有资金,正好得出你算给我的60万欧元。到这里都很清楚。但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银行的钱和租金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举个例子:三年前,建筑贷款利率不到1%。那么如果我用1500欧元的租金以1%的利率计算,我可以贷款180万欧元。再加上我的自有资金:那我几乎可以支付近200万欧元买房,而不用同时还租金。
或者相反:假设欧洲央行在未来12个月内将基准利率提高到8%(不论这是否现实)。那我只能贷到22.5万欧元,加上我15万欧元的自有资金,房价只剩37.5万欧元。而这个价格在这里早已被认为几乎是荒谬的。
这就是利率和建筑/购房价格呈现出直接反相关的行为。但后者在过去三年里远未像利率那样大幅下降。如果利率和价格不挂钩,那么为什么会假设当把租金和贷款利息相等时,价格就合理了?
我这里的思维错误在哪里?
希望我能解释清楚。这不是我每天关注的问题。
我会三思搬家是否值得。出于“倔强”不付最终价格而搬家,是个人喜好问题。
你已经知道这不是你们的梦想家园。先放下这个想法。即使是新房,也是在财务、位置和时机之间的折中。
我建议你用信任牌并表现出兴趣。你们是第一批被问的人,这是个好迹象。
你们选择在这套房子和“梦想家”之间的机会很小。否则你们应该有梦想家而不是这套。
生活质量和已经建立的社交关系对我比大花园更重要。
问题不是“这套联排中间屋应该多少钱?”,而是“这套房对我们来说值多少钱?”即便你们买了,后来又找到别的房子,卖出时资金也不会丢。你的“二选一”的考虑恐怕扼杀了最好的解决方案。
我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只需要权衡什么更重要:是保留我们现有稳定的居住环境,还是意识到可能很快要搬家,甚至可能先建房,伴随着所有风险和机会。
最终的决定是:现在投入资金,还是留着钱继续攒,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只不过我们没有很长时间了。和KarstenausNRW的猜测相反,我们已经不算年轻了(30多岁中期)。
你说得对:倔强不该成为决断性因素。关键是房产最终是否值得它的要价。
对于卖方来说,重要的是账户上的钱。无论是来自现租客还是新业主,谁在乎呢。
买家的角度当然不一样:
- 自住者想尽快赶出租客并入住
- 投资者想提高租金
- 现租客想避免找房、搬家、可能的通勤和上学变更
所以,如果你们喜欢这房子,邻居不错,学校和通勤合适,那已经很有价值。还有别的选择吗?如果卖家想要60万欧元,而隔壁有20万欧元的房子,当然可以。但这显然不是事实。所以利用信任建立对话,展示你们的计算,也接受卖家的完全不同的计算。
我不认为卖方和买方是脱节的:当然,卖方最终多数是关心账户余额。
利润必须实现,没有买家很难做到。你也提到了一些反对购房的理由:自住者不能立即入住,投资者难提高租金,租客不愿搬走。
很明显,另一种选择是在2到3年后自己建房,选一个更符合我们生活状况的地点。到那时可能会有不少变动(换工作,孩子从幼儿园转入学校,顺便说一句幼儿园距离30公里远)。
到那时,我们当然希望尽量不再搬家。
根据当地土地参考价和2016年建房的数据,我也会估计至少50万到60万欧元。如今购房价格系数达到30以上,毛收益率3%是正常的。你要求5%的收益率令人尴尬,可能会让房东怀疑你的诚意。2016年建的新房价没降,反而至少涨了三分之一。如果她当时买价在35万到40万之间,现在肯定能卖到50万到60万欧元,还能继续收你房租。她肯定想实现这个利润。
我认为现在直接把购房价格和2016年建房价格比并不合理。但把现在的建房成本和当前购房价格比倒是合理:如果现在买房或建房都得付3000欧/平米,可以关注是否有合适的地块出现。建小些,因为150平对我们来说其实有点大,要根据我们的情况做最优选择。
我对如果我要求5%的收益率会被质疑诚意持保留态度。这更多是出于不了解。房东也应该明白市场上可以卖到比我们出价更好的价钱。我想这一点她很清楚。但她还是先问了我们。
如果市场上的现实租金收益是3.5%,那么多出1%也许并不算不现实的好价格。5%可以作为谈判起点。如果她说:抱歉我需要每一欧元,那她有权这样说,我也完全可以接受。然后我们会考虑是否有能力和意愿筹集资金,如果可以就签约,不可就算了,可能就没有我们了;)
你们知道这套联排是哪个公司建的吗?如果是大开发商的话,也许可以查查现在他们类似项目的售价。
据我所知,是和建筑师合作,没有总承包商参与。
不一定。更便宜是因为地块小。通常联排比独栋房位置更中心。
我会估计价格在48万到55万欧元之间。也要看是否有车位、宽敞格局、窗户面积是否显得房子现代,或顶楼是否还能改造。周边基础设施可能很差也可能很好。
在immonet上看到带约200平米地和153平米居住面积的联排起价56万欧元。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我对那个区域不太熟。
总体而言计划还算合理:有一个车位,虽然不在房子旁边;平屋顶,3层完整楼层,有露台和阳台。无法再扩建。
我刚刚在城另一边发现一套类似的新建联排别墅,价格70万欧元,居住面积160平米,土地216平米。如果减去50,000欧元因为土地面积只有一半,那就差不多是KarstenausNRW之前给我算的价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