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攒房屋自有资金攒了多久?

  • Erstellt am 2021-05-03 23:44:32

ypg

2021-05-05 23:10:18
  • #1

是的,绝对是。多年的经验表明:收入越高,人们越倾向于节省开支、谈论财务状况或抱怨。昂贵的车辆停在院子里,邻居之间却在谈论自己不能做太大的投资。
某种程度上,在达到一定收入水平之后,健康的自我反思就会中断。

哦,所以如果你买不起这些东西,你就是“普通收入者”,也就是说普通人?

呃,当一家人达不到这8万欧元收入,但是把自己看作“普通人”而不是低收入者时,该是什么感觉呢……

……

这点 已经指出了!这就是高水平的抱怨。那么那些父母收入刚达到5万或6万欧元的学生又是如何完成学业的呢?
 

Tassimat

2021-05-06 00:59:13
  • #2

父母收入越少,孩子越容易获得助学贷款。很棒的事情。

但有一个方面,父母无法充分资助孩子,助学贷款也不足够。你需要询问该如何实现。实际上,除了兼职别无选择。只会做服务员的学生,这降低了他们的机会平等。我强烈主张绝对不依赖父母的助学贷款。


你可以随意感受,这是你的选择。国家在上述情况下无条件每月转账1700欧元,仅仅因为有多个孩子且没有工作(否则父母津贴还会更多)。因此,家庭收入自然增加。也许你会因为我所在城市每月要收500欧元的3岁以下幼儿园费用(其他地方是免费的)这一事实而感觉好些。但无所谓,这只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瞬间。这些都将在不同时间点消失。钱来钱去。
 

chand1986

2021-05-06 06:10:41
  • #3

- 在可以继续和父母同住的地方学习。
- 兼职工作(好像只有当服务员的选择……)
- 实行双元制学习。


你也支持统一税率和平价社会保险吗?
我认为这不合理,因为助学金(Bafög)的整个意义就会被削弱。

顺便说一句,我支持更多的,尤其是申请过程简单的优秀人才奖学金——在资源紧缺时优先给予低收入者(我也想说点什么)。
 

guckuck2

2021-05-06 06:47:08
  • #4
也许人们根本不去慕尼黑读书,而是继续住在父母家波鸿,在那里学习?好像这是一个可怕的命运,就像边工作边学习一样。
最好是专业相关,这样毕业后入行会更顺利。
 

Tassimat

2021-05-06 06:54:01
  • #5

两者都不支持。我还反对私人健康保险,但话题又偏离了。

作为学生留在家里生活并不总是可行。那些想学的专业大学太远的孩子怎么办?没有汽车的乡村孩子怎么办?

按照美国模式的奖学金制度会更糟。没拿到奖学金的人必须借高利贷来支付更高的大学学费。
 

chand1986

2021-05-06 07:05:38
  • #6

奖学金可以作为对有才华学生的经济资助。为此,大学不必收费。


工作?我并不觉得兼职工作有什么“不合理”。尤其是我希望有人能对必须学习那个梦想中的专业的要求稍作调节。经过一个有目标的本科基础学习后,不必“非得是那个专业”,每个人都可以进入自己想要的专业方向。条件完全不同。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