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结一下:1)我们说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对象和项目,而不是2019年的那个。2)我至少没有注意到,a. 你们是想入住L号楼还是R号楼,b. 另一半的建筑者/买家/租户(?)的简介在哪里。3)L号楼比R号楼高80厘米。4)除此之外,两座房子在很大程度上相似,但并非完全镜像对称。两栋房子的许多户型“模块”是相同的。贯穿始终的是,要预留大量偷工减料的空间。5)方案1只有高度差异,方案2中两半部分在深度方向也错开了(三个八分之一米)。6)在方案2中,L号楼还退到了车棚后面,而方案1中没有。7)方案1中两半部分的儿童房大小相同,方案2中L号楼的明显更大。8)L号楼的屋顶露台在方案1中只是大得多,在方案2中则是非常大。
没有更多解释的话,这里面很多地方还说不清楚。总体来看,这个设计(不仅仅因为空旷空间)感觉像是从时光机里跌出来的,类似的设计我四十年前见过很多。两个设计方案都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里对进出车道有何特殊处理的预期?车位状况只有在(几乎完全沿边界的)可疑批准的通行条件以及弯道处设有进出车道的情况下才能正常运作。考虑到目前的趋势是每栋房子只批准一个2.50米宽的车道(且弯道处的进出车道一般不被批准),对此我都打上大大的问号。
没错,这确实是一个不同于2019年那个由开发商负责的项目。
我们现在自己买了一块地,想入住左半边。另一半的邻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所以在规划上我们还完全自由。
80厘米的高差是我们的一个愿望,想通过建筑物的错位让整个布局更加松散一些。但这还没有最终确定。
“Pfuschertaschen”是什么意思?
建筑师为了说明,特意把错层的不同户型做了对比。我们也更倾向于带衣帽间的方案,但那样屋顶露台会明显变小。
你说的“像是从时光机里跌出来的”,具体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