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重复一遍,多年来建筑行业向工业的人员流失导致几乎没有人能从根本上学会自己做的手艺,现在这点已经显现出来。
这也是我近十年前辞去窗户行业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要找到合格的安装工比预约专科医生还难。
这非常真实。我的丈夫是受过培训的园林绿化工,他一天都不能离开工地,因为所有助理工没有指示和监督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基本上,他所在公司的团队运气好也只有两名学徒,其他都是转行人员或无职业培训的助理工。
是的,有50%持证率的时代(一对二团队中一个学徒一个助理)已经过去了。现在,连整队伍由一名至少有多年经验的合格工头带队也成了稀有现象。
我周围的朋友和工作圈里有10位建筑师,但即使是曾亲自参与建筑的人,也在施工期间或之后遇到了严重问题,甚至诉诸法庭并出具了第三份鉴定报告。
认识建筑师或自己是建筑师是远远不够的。
我很后悔没有自己发包建房……
我们使用的是总承包(GU)。
许多业主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是,他们对于什么是总承包(GU)及其如何多多少少成功地履行固定价格承诺的理解完全脱离现实。但你周围有十个建筑师的情况为何不能例外,你得找机会详细给我解释一下。
在我看来,现在建房能否顺利完全靠运气。无论是GU、BT还是单独发包都一样。
作为一个主要靠这类“Pappenheimercasting”谋生的人,我必须坚决反驳。基地建造商(BT)当然排除在自己土地上,但你仍然正确地将其列入,因为BT客户也无法避免这种现象。在这一点上,GU和BT的主要区别仅在于谁将土地纳入建设项目——他们的员工质量原则上是相同的。但存在巨大的质量差异是a) 参与招标的GU,与b) 天真的业主未通过招标直接寻找的GU之间。我会反复强调这一点,直到最后一个潜在受害者明白为止。
你不会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在工地工作八小时并监督指挥工人。
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我也像念经一样强调,不能混淆建筑主管和所谓的“建筑主管”。对我客户而言,建筑质量保障不是从检查开始的,因为检查之前是预防和防范。这意味着业主首先要严格控制对个性化设计的迷恋和对细节的痴迷。此外,细节设计不仅包含图纸上的施工和连接细节,也包括检查侧重点的制定。检查并非是为了抓错!
一个被低估但极其重要的杠杆就是,至少在毛坯阶段优先选择有系列经验的目录式模型。下一步就是不要让房子细节过分繁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