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assimat 2022-10-14 13:32:49#1补充说明:[Wer 45 Jahre eingezahlt hat, der bekommt 70% vom letzten Netto als Rente.]
IIn der Ruine 2022-10-14 13:35:09#2 补充说明:缴纳了45年的人,将获得最后净收入的70%作为养老金。 如果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就好了。去年只是让老板大幅提高工资,然后欺骗养老基金,遗憾的是不可能。
Mmayglow 2022-10-14 13:39:07#3补充:缴纳满45年的人,养老金为最后净收入的70%。那为什么说退休金水平只有接近50%呢?这不正是指缴纳满45年且收入持续处于平均水平的情况吗?不过这可能也是指毛收入,所以你说的也许有道理,但这笔钱以后还要全额纳税,所以“最终净收入”和“领取养老金但还要缴税”之间的比较,我认为是有误导性的。
补充:缴纳满45年的人,养老金为最后净收入的70%。那为什么说退休金水平只有接近50%呢?这不正是指缴纳满45年且收入持续处于平均水平的情况吗?不过这可能也是指毛收入,所以你说的也许有道理,但这笔钱以后还要全额纳税,所以“最终净收入”和“领取养老金但还要缴税”之间的比较,我认为是有误导性的。
OOetti 2022-10-14 13:41:00#4 那为什么人们还说退休金水平差不多是50%呢?这不正是指持续缴纳45年且工资保持平均水平吗?虽然这可能也是基于税前的工资,所以你说的可能有道理,但这最终也必须完全纳税等等,因此“净收入的最终结果”与“退休金但还要缴税”的比较,从我的观点来看是有误导性的。 所以:要尽早开始私人养老储蓄,弥补养老金缺口。现在说国家退休金偏低既不新鲜也不令人惊讶。
那为什么人们还说退休金水平差不多是50%呢?这不正是指持续缴纳45年且工资保持平均水平吗?虽然这可能也是基于税前的工资,所以你说的可能有道理,但这最终也必须完全纳税等等,因此“净收入的最终结果”与“退休金但还要缴税”的比较,从我的观点来看是有误导性的。 所以:要尽早开始私人养老储蓄,弥补养老金缺口。现在说国家退休金偏低既不新鲜也不令人惊讶。
WWilderSueden 2022-10-14 13:45:15#5目前67岁当然还没人退休,退休年龄是逐步提高的。还需要几年时间,第一批人才会真正以67岁退休。只是澄清一下。 而且必须自己进行私人养老储备,这应该是明确的。在房屋建筑论坛中也值得明确,除了房产之外还应做好养老准备,或者准备在老年时出售房产。最终法定养老保险([GRV])的结果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尤其是对实际养老金水平的不确定性,应该成为认真对待个人养老准备的动力,不要把缴费比例算到极限。
目前67岁当然还没人退休,退休年龄是逐步提高的。还需要几年时间,第一批人才会真正以67岁退休。只是澄清一下。 而且必须自己进行私人养老储备,这应该是明确的。在房屋建筑论坛中也值得明确,除了房产之外还应做好养老准备,或者准备在老年时出售房产。最终法定养老保险([GRV])的结果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尤其是对实际养老金水平的不确定性,应该成为认真对待个人养老准备的动力,不要把缴费比例算到极限。
TTassimat 2022-10-14 13:48:00#6 那为什么现在人们谈论的养老金水平刚好是接近50%呢? 因为这是一个统计数字。 50%表示的是平均养老金相当于平均雇员工资的50%。这其中涉及许多因素,比如并非每个人都缴纳了整整45年养老保险。还有,几乎没有哪位20岁出头的员工能拿到与职业生涯末期相当的工资(晋升、更好的工作岗位,也就是与通货膨胀无关的情况)。 所以,根据个人表现不同,养老金水平会有高有低,不一定刚好是这50%。最高大约是70%,超过这个比例就会被限制,养老金会减少。数学计算上如此,尽管工资在上涨。 在一个建房论坛里,这个养老金上限的问题是众所周知的。也许这就是 提到的30%的来源 ;)
那为什么现在人们谈论的养老金水平刚好是接近50%呢? 因为这是一个统计数字。 50%表示的是平均养老金相当于平均雇员工资的50%。这其中涉及许多因素,比如并非每个人都缴纳了整整45年养老保险。还有,几乎没有哪位20岁出头的员工能拿到与职业生涯末期相当的工资(晋升、更好的工作岗位,也就是与通货膨胀无关的情况)。 所以,根据个人表现不同,养老金水平会有高有低,不一定刚好是这50%。最高大约是70%,超过这个比例就会被限制,养老金会减少。数学计算上如此,尽管工资在上涨。 在一个建房论坛里,这个养老金上限的问题是众所周知的。也许这就是 提到的30%的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