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论坛朋友们,
自我们上次“对话”以来虽隔了一段时间,但我们利用这段时间请独立建筑师对我们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严格审核。
总体来看,这一额外审核过程对我们非常有帮助,也促使我们做出了一些修改。
除了立面设计(窗户和尺寸)之外,我们还优化了跃层的平面图,调整了门的位置,取消了一个浴室和两扇推拉门……另外,给水管线和结构也已预先设计。
简要总结自上次平面图发布(帖子41)以来的变动。
底层(EG):
[*]嵌入式衣帽柜稍窄,以便与楼梯宽度对齐。作为替代措施,我们考虑了一种嵌入式方案,将客卫的门包裹起来,设计成儿童衣帽区。
[*]客房门略微移动,以便在门后留出柜子空间。
一层(1. OG):
[*]第二个儿童浴室(原本位于客卫正上方)被取消。该空间现在作为家政间,配备洗衣机和烘干机,或作为储藏室使用。
[*]儿童房和浴室及家政间的门轻微调整,使布局更美观,并在门后留出柜子空间。
[*]楼梯对面的嵌入式柜子缩小,以使浴室设计(带浴缸)更协调。墙体采用轻质结构,以隐藏后面的“生命线”。
二层(2. OG):
[*]衣帽间/缝纫室/工作室现在可直接从走廊进入,卧室不再是通道房间。
[*]主浴室的浴缸被取消,认为一层的浴缸就足够了!此外,浴室现在也可直接从走廊进入。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出入动线更加合理,尤其是日常路径(床 -> 衣柜 -> 浴室)。
[*]因此,床的位置也更加理想,可以向外看。
[*]衣帽间/缝纫室/工作室和卧室的推拉门取消,改为固定玻璃和玻璃门。
整体变更:窗户尺寸统一,布局经过深思熟虑。
接下来是关于平面图的问题:
[*]对于父母层(Elternetage),我们原则上考虑了两个版本,面积相同。版本1有两个错层(浴室和卧室)。优点是水管(新鲜水和污水)位于儿童浴室轻质隔墙上方,可隐蔽布置。版本2无错层,施工较简单,但水管不在儿童浴室水管之上。不知这是否会极大复杂化管线规划……大家更倾向哪个方案?为何?或者有全新想法?
[*]二层楼梯出口仅有1.30米高。根据你们的经验,这够用吗?
另外,我们还有一些技术问题。这里仅做信息披露,知道这些问题可能更适合在其他分区提问。但如果你们有看法,请直接告诉我 ;-).
技术问题:
[*]地板结构:我们在最大建筑高度限制方面遇到困难,每厘米都得争取。建设总承包(GÜ)计划每层19厘米厚的地面结构,建筑师认为15-16厘米足够。他的计算如下:混凝土楼板 -> 50毫米隔热层,内嵌50毫米高的通风管道,暖气供回水,饮用水,电气 -> 用珍珠岩颗粒填充 -> 20-30毫米隔热层 -> 20毫米地暖 -> 45毫米找平层 -> 15毫米地面材料 = 150/160毫米。与你们的经验是否吻合,还是太乐观?浴室排水设在前置箱内,不穿地面。
[*]屋顶排水:建筑师向我们推荐了内置平屋顶排水系统,并已在媒体管线设计时将其藏于轻质隔墙后。我们很喜欢,但对其耐久性、密封性等毫无经验。任何屋顶工都能做,还是需要专家?而总承包可能没有或不愿支付?追加问题:雨水管可以/允许隐藏在外墙保温层里(我们为140毫米厚)吗?这样做普遍吗、难吗,还是没意义?供参考,本房为KfW55标准。
[*]雨水排放:我们所在建筑区禁止将地表水排入下水道。必须引导至街道开放水沟。我们的地面标高比街道水沟高20厘米。关键问题是:如何才可用美观且简单、廉价的方式,将四个屋角的雨水管排水线引至街道水沟?我缺乏想象力,不知你们是否遇到类似要求?供参考:平屋顶大部分有绿化,需对雨水有一定蓄留。这个规划任务看似比外置雨水管更难,因为内置雨水管在地下室顶板以下才接出,已低于街道高程……任何建议都感激不尽!我曾考虑过用蓄水井(Rigole),然后溢流到街道水沟……
衷心感谢你们对以上问题以及其他任何问题的宝贵时间和想法 ;-).
问候
Step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