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双锅炉,还说用浸泡式冲泡法做不出好喝的滴滤咖啡?这也不算是对咖啡有多开阔的认识……*摇头* 顺便说一句,我有一个双锅炉,还是很喜欢喝滴滤咖啡的。
我也有双锅炉,还有一台Commandante C40,而且(也)非常喜欢喝滴滤咖啡。但用一个装咖啡的茶叶球(!)来跟浸泡式冲泡法挂钩,以此来教训别人,让我至少同样感到很无语。不过好吧,这毕竟是个房屋建设论坛,所以倒也无伤大雅。
仅作提示:你的一锅炉或双锅炉所确保的压力,是在一个研磨均匀的咖啡饼上保证水与咖啡粉的均匀接触,从而实现干净的萃取,而浸泡式冲泡则是通过搅拌(法压壶或气压壶)或有意识的绕圈注水来实现。也许我缺乏想象力,但我实在无法理解把装满咖啡的茶叶球挂进热水中怎么可能成功。考虑到茶叶球是用来泡茶,而不是冲泡,感觉这也说不通。我敢打赌,咖啡是需要冲泡的,有时甚至是冷泡的,这只是顺便说一下。
除此之外,我支持好的咖啡不一定非得用手冲机(意式半自动),但它也不会妨碍做出同样好的咖啡。基本上,很高兴看到大家考虑的不仅仅是提供热的、苦涩的、加了很多糖和牛奶的饮料,而是一个既美味又多样的饮品。但假装TM是一台万能机器,跟咖啡磨豆机有什么关系,实在是过头了。正如之前所说,咖啡可不是闹着玩的。TM不会弄咖啡,这不是它的设计目的。顺便说一句,也不会用来搅拌混凝土,如果接下来有人说那样的话,更是离谱了,这倒倒还真有点…
说到咖啡豆。是的,它起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并不像有人描述的那样。如果没有一台好的磨豆机,你就是在浪费再好不过的咖啡豆——或者更严重的:咖啡豆再好,如果磨粉程度不对,对你来说也是没用的——这正是TM的局限所在。非常优质的磨豆机售价是一台TM的0.5到一倍多,这也是有原因的。而TM拥有一台好的磨(!)机,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说法……如果真是这样,咖啡圈里早就传开了。请务必脚踏实地。需要昂贵设备才能做一杯还算不错的咖啡吗?绝对不是。一个好用的手摇磨豆机(大约50到200欧)和比如法压壶或气压壶(大约20欧)加上优质咖啡豆,就能轻松做出远远优于90%餐馆、酒馆、饭店以及可怜的“意式咖啡馆”里的咖啡。就算法压壶的话,TM在研磨度方面偶尔也能勉强应付。但意式浓缩咖啡就不同了,研磨度上TM完全不行——谈何用茶叶球冲泡,根本没法比。
关于化学家的论点还要补充一点:仅仅因为我知道怎么看刷子握法,也不代表我就是艺术家。
做出好咖啡(和美食一样),与掌握技术或自然科学知识关系不大,更多是艺术方面的事情(与理性科学家/工程师相对)。它关乎享受、感官体验、即兴发挥、创造力,而非公式、精确的剂量或任何“正确”的比例。作为咖啡成瘾者,应该知道每颗咖啡豆(无论新旧)、每种水的硬度、每台机器、每个磨豆机、每种研磨(包括数量和颗粒粗细),以及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配方。五个M及其意义需要了解,否则可能会结果寡淡,而平淡无味的咖啡很少浓郁,也难以像有深度、有质感的咖啡那样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