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建筑中规划使用热泵供暖?

  • Erstellt am 2023-09-30 17:29:11

Benutzer 1001

2023-10-03 12:02:20
  • #1

因此最大长度限制为80米。当然更多的采暖回路意味着更贵的分配器和泵,或者可能需要更强的泵。但这些都是一次性费用,大约在几百欧元范围内。

关于蓄热罐,tolentino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而最好的蓄热罐是地坪找平层,那是数吨的材料。
 

dertill

2023-10-05 16:01:13
  • #2

并非每条建议都价值连城,即使它充满信心且没有恶意。



25°C的供回水温度不可行,我也没见过有人实施过。无论设计温度(NAT,约-10至-12°C)下供回水温度是30°C还是35°C,对电力消耗影响不大,节省的电量仅为个位数百分比,主要是因为温差较小。
将供回水温度降低到某一临界值以下会带来其他好处。
供回水温度在35°C时,地板表面温度约为27°C,室温大约22°C。如果此时阳光照射,室温升至24°C,地板仍会向室内释放显著热量,因此需要一个独立房间温控器来控制对应的采暖回路。这是传统铺设方式加传统独立房间调节。
但若将供回水温度降至30°C,地板表面温度约24°C。如果随后阳光或其他热源增加室内热量,室温达到24°C时,地板基本不会再向室内放热,因此不再需要独立房间调节,室温可根据铺设管道长度及流量自动调节。
若浴室希望达到23°C或24°C,则需要供回水温度保持在30°C,否则室温难以提升。尤其是浴室空气流通较大时,25°C供回水温度难以满足需求,也许28°C勉强可用,但30°C同样好且28°C无额外优势。
在30°C供回水温度条件下,不常用或卧室可以加装独立房间调节(ERR),但至少一半区域应维持“无调节”状态。设定的目标温度通过一次性液压及热平衡调节统一确定,邻近房间可按需微调。




铺设间距可以超过10厘米,浴室内墙面铺设也非必要。关键是采暖负荷计算结果。应先计算,再规划管道长度,由此决定铺设间距以及是否铺装墙面。目标应为设计温度下较低的供回水温度,理想为低于30°C,以便无需使用独立房间调节(ERR)。
关于管道长度,考虑流量和压降,建议不超过80米且避免大幅波动。加平衡调节难度会随采暖回路差异增大而增大。




这两者相互矛盾。2023年建筑能耗法对150平方米的建筑,依据体积、地段及窗户面积,采暖负荷大约为35-50瓦每平方米,折算约为5-7.5千瓦。7.5千瓦为较高估值,但提问者未说明是否按KfW40标准建造。更准确的数值应通过采暖负荷计算及逐间房采暖负荷计算获得,这是必须进行的。否则地暖无法合理设计,热泵容量也不能仅凭建筑面积决定。


为避免误解:蓄热罐用于房间供暖,热水罐用于浴缸注水。前者最好尽量避免使用,后者应选用换热面积较大的(>3平方米),容量200-300升,视浴缸数量变化。


这是一个粗略的指责,我不认可。人群中有不了解的,有积极投入的,也有你提到的那类。根据我经验,三类人各占约三分之一。
 

Karlsson

2023-10-07 17:30:29
  • #3
很明确,我需要暖负荷计算,我现在会去申请。这样我就会再次来这里,或许你们还能给我一些建议。
 

类似主题
13.06.2012地暖和机械通风回热系统,更换普通暖气片23
25.06.2020使用空气热泵还是使用燃气和太阳能?300
09.12.2012气候毯与地板采暖13
18.04.2016用于地暖/热泵的起居/餐饮/厨房采暖回路/恒温器35
18.09.2017技术室/家务室也安装地暖19
12.11.2017地暖 / 墙暖 / 天花板供暖 - 有替代方案吗?18
08.03.2018是否需要根据期望温度进行热负荷计算?14
09.03.2018暖气片还是地暖:在这种情况下推荐什么?23
24.02.2019地板板下面的地暖49
30.01.2019地暖水力平衡19
27.01.2020正确设置带地暖的空气-水热泵54
04.02.2020应该把按房间划分的采暖负荷计算委托给谁?46
19.02.2020供暖水的变色(仅限前进水)20
14.12.2020地暖热负荷计算 - 简单说明?26
17.07.2021新建房屋中的地暖和空气-水热泵:我会遇到麻烦吗?28
08.10.2021空气-水热泵与地板采暖结合工作不正常65
02.05.2022更改地暖安装间距20
19.12.2022TGA 规划者的困难,地暖供水温度 + 污水通风124
07.02.2024地板冷却的安装间距应该是多少?46
26.09.2024地暖 - 如何对通往房间的供水管道进行隔热?32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