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要求对整个房屋提高价格

  • Erstellt am 2022-10-06 15:33:59

hauskauf1987

2022-10-08 00:41:20
  • #1

嗯,好吧。我也是私营企业,碰巧在建筑行业工作,但好吧 :(
 

fromthisplace

2022-10-08 07:58:28
  • #2


你指责这位用户一概而论,但你自己却一直在一概而论。
 

WilderSueden

2022-10-08 12:37:24
  • #3
我在这里也看到了非常美国式的经济理解。短期内提高利润,而不顾及客户和员工。几年后,声誉就会毁掉,只能通过价格竞争。一个企业当然也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即使是上市公司。良好的声誉也是一种资产。
 

K a t j a

2022-10-08 12:38:22
  • #4

况且如今几乎所有生意中,仅仅最大化利润、事后不管已经远远不够了。公平贸易、可持续发展、良好声誉、口碑传播——这些在建筑行业也是重要的营销工具。我们在这个论坛中也可以看到,人们非常注意不去损害这些。这是唯一一个每条帖子在发布前都会被审核的主题。
 

11ant

2022-10-08 13:58:27
  • #5


当良好声誉被毁掉后,就会进行合并收购,并委托一家代理机构为新公司想出一个时髦干净的名字。随后还会用几泰铢或几卢比雇佣程序员,通过机器人在网络上疯狂刷大量点赞。有些“客户”评价的写作风格让人忍俊不禁地想起尼日利亚犯罪集团,这绝非巧合。消费者可靠地相信一个“自创的五星金牌可信(傻)标志”——至少当那些“吹牛高手股份公司”还买下了相应的“老古董注册公司壳”的时候。由于大多数股东实际上更像是股权跳跃者,因此五年后的影响不被关心:五年等于二十个季度(对日内交易员来说是不可想象的长期)。这个“系统”最好的“攻破”方法是实行“本地购买”(优先选择业主经营的企业)。顺便说一句,只有一次“嘴”的宣传——“口耳相传”是急救中的人工呼吸 ;-)
 

fromthisplace

2022-10-08 20:56:53
  • #6
我还想再次提到我们的总承包商。注意,这只是(m)我的一个例子,因此也很笼统:但自2021年8月签订合同和2022年1月开工以来,我们没有再支付一分钱,主体结构被精确砌筑到1厘米,这样二月份就能订购窗户,而到目前为止我们最大的不满是抹灰工搞砸了一个窗户钥匙。
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一对熟人已经在那里签了合同,另一对正在报价阶段。
我并不是说我们是最厉害或最聪明的。我们也靠直觉幸运,以及我们的总承包商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重视他的声誉。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