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cout** 2022-09-25 00:11:23#1 问问你们的BU(Berufsunfähigkeitsversicherung,职业失能保险)你们的赎回价值是多少,然后把它和你们的缴费做个比较。 题外话,但如果你的BU真的有赎回价值,那你就不是单纯的BU,而是BU和储蓄合同的组合产品! 纯粹的BU只会将保费用于BU风险上,别无他用。和那些所谓的风险寿险最终返还“保险费”是同一套路。这里除了真正的风险寿险外,还有一个附加的储蓄合同。
问问你们的BU(Berufsunfähigkeitsversicherung,职业失能保险)你们的赎回价值是多少,然后把它和你们的缴费做个比较。 题外话,但如果你的BU真的有赎回价值,那你就不是单纯的BU,而是BU和储蓄合同的组合产品! 纯粹的BU只会将保费用于BU风险上,别无他用。和那些所谓的风险寿险最终返还“保险费”是同一套路。这里除了真正的风险寿险外,还有一个附加的储蓄合同。
TTassimat 2022-09-25 09:19:45#2 经过20年的Riester、Rürup、股票基金以及数千小时与理财顾问的浪费时间,我必须说:全都是垃圾 我能理解这种不满。 但如今通过互联网市场更加透明,不必太依赖那些狡猾的理财顾问。 我大胆地说,有了Excel等工具,计算和比较变得更容易了。 退休金方面和房地产融资一样:如果你不理解这个产品(比如储蓄型建筑贷款等),那么它很可能不是适合你的产品。
经过20年的Riester、Rürup、股票基金以及数千小时与理财顾问的浪费时间,我必须说:全都是垃圾 我能理解这种不满。 但如今通过互联网市场更加透明,不必太依赖那些狡猾的理财顾问。 我大胆地说,有了Excel等工具,计算和比较变得更容易了。 退休金方面和房地产融资一样:如果你不理解这个产品(比如储蓄型建筑贷款等),那么它很可能不是适合你的产品。
WWilderSueden 2022-09-25 09:36:17#4 现在来了下一个关于ETF的热潮。当然,你可以从中赚钱,但只有当你能让别人相信这是下一个大事,并且他们为你的利润买单时才行。 不过ETF几乎没有这种情况。没有发行费用,没有佣金,费用比率约为0.2%。对于你几乎购买了整个资产类别来说,这非常便宜。难怪所有销售代表都不推荐它。 至于Riester、Rürup等……是的,问题在于还必须养活一整套机制。资金当然从自己的回报中扣除,如果你还持有大量固定收益(保证……),那就什么也剩不下了。
现在来了下一个关于ETF的热潮。当然,你可以从中赚钱,但只有当你能让别人相信这是下一个大事,并且他们为你的利润买单时才行。 不过ETF几乎没有这种情况。没有发行费用,没有佣金,费用比率约为0.2%。对于你几乎购买了整个资产类别来说,这非常便宜。难怪所有销售代表都不推荐它。 至于Riester、Rürup等……是的,问题在于还必须养活一整套机制。资金当然从自己的回报中扣除,如果你还持有大量固定收益(保证……),那就什么也剩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