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ant
2024-11-18 21:08:13
- #1
你好11ant,
很高兴你也写了点东西。
这正是我答应过的,年底的业务只是交货时间更长。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首先让别人先行一步(不过我觉得没有赌注真是可惜,我本来还想下注,特别是先做什么)。
你提到的尺寸我们一定会纳入后续的规划阶段。[...] 关于垃圾桶,我们也反复考虑过。它们在车库里或多或少只是占位。现在我认为在北侧放一个三联盒是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原始尺寸的情况下,这些盒子大致是这样的:
这张图现在又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重新画一遍?为什么要打破数字化规划的“冷链”?——我觉得这相当不专业。我不明白,既然请了建筑师(而且还跟她一起进入了第三阶段的工作),为什么像垃圾桶这样的每天重要的物件和自行车与汽车之间的调节却任其随意?规划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做计划吗!
从第四阶段开始,房屋公司的建筑师会接手。希望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在我看来,你们(流程上)做了相当荒谬的规划:一个不针对系统特定方案设计的建筑师,最好是只给出带墙厚(40厘米/20厘米)和所有空间尺寸的“分米级”尺寸建议。我至少还期望有一次大步调整与她的规划网格对齐。偶尔有根据原因偏离网格不是同一回事,跟一开始就像皮皮鲁那样无序混乱完全不同。另一个错误是建筑师连续完成第一到第三阶段。我一直不懈强调“面团发酵”的重要性。我真的不明白怎么能跳过关键步骤——即使如此,发酵过程依旧至关重要。现在你们进行了询价轮次,其结果却没有纳入第三阶段。可怜的制造商规划师现在得从结构严重有缺陷的第三阶段“手工拼凑”出第四阶段。因此我不得不担心
前三个已经满了。再次感谢你的建议。
这里说的前三个是水枪么?我的建议完全被充耳不闻了。
这也是我们从其他专家那里“字面”听来的。老实说:我们直接淘汰了3个报价。我原本没想到我们房子的价格区间居然在每平方米3千到4.5千之间。我们的预算或许最多还能撑到每平方米3.5千。
我们的比较目前缩减到了三家供应商,接下来要跟他们做预先样板展示。不过,压力确实有。
第三,我已经很低价地做了此类询价轮(虽然不知道同行的价格,但绝对不是天价),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自己来做。第二,询价基础与报价差异之间几乎有着强因果关系。第一,正如你所见,预算调整的更正潜力本该在第二和第三阶段间发挥作用,但现在不在了。第四阶段不得不基于一个未“去毛刺”的第三阶段,这就像你看到的那样,将导致后续的“航行”多消耗10%以上的燃料。这完全可以避免,只要按正确顺序简单做同样步骤。老白头不说这些,是因为他喜欢自己对的感觉;这里面是几十年的经验。我做饭也只是用水,但一定是在100度时恰好火候。那三个被直接淘汰的参与者,是不是指报价超过了可接受的高价门槛?
我们现在已经90%同意先把门去掉。我还在处理剩下的10%。我们现在尚未决定是带过梁还是不带。你有什么建议吗?反正我们以后可以巧妙地给三个青春期的宝贝装上门。
关于过梁的问题我不太明白。我会做一个“单扇门”大小的通道,尺寸可能和以后带门时一样(只不过沿壁厚包边会大些),而且直接省去门框或用“抹灰”代替。或者你可以装一个通道式门框,尺寸按标准门来做。这样门不会挂在那里,以后只换门框即可。其实这都不难,也不是什么复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