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Vier
2015-10-14 22:20:34
- #1
对我来说,听起来(读起来)你们在试探阶段就想要一个报价。你们还没有确定建筑服务说明是否适合你们,也不了解建筑商的理念。你们带着明确的想法,随意在不同建筑商之间切换,没有进行任何交流。既然大致上所有信息都能在官网上看到,客户很可能会退出,那么建筑商现在为何还要花时间做工作呢?!也许我想得有些过头了,但我自己曾经这样做过:让他们寄带价格的目录,或利用网络帮助。在电话和邮件中针对某个建筑体询问了3到5个,最后选择留下的一个进行面对面交流,并针对特殊配置提交了设计方案。也许另一个建筑商会给出相同的价格,但会多建10平方米?无所谓,因为直觉告诉我,正是这家建筑商最合适。 因此,对于标准房屋进行大致的价格估算以做选择就足够了——这正是你们尚未做到的。 我的看法!
这样的话,别人很快会觉得你是个麻烦客户,表现得让人不舒服,要求太多等。 我甚至制作了表格来比较不同建筑服务说明的内容。我们参观了样板房展览会,本地展销会,参观了房子,与熟人朋友交流,绘制了平面图,研究了不同供应商的网站,阅读了建筑博客,订购了目录。我们也进行了交流。基于这些,产生了3个报价。我收到了三家公司的报价,其中两家我完全不满意,但数量不足以做出有根据的决定。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会被认为是不妥当。有一家我们没有进一步跟进,因为他逼我们签合同。另一家我们有过非常好的交流,但正如描述的,从来没有给我们正式的报价、估价或预算参考房屋的计算方案。我们被拖了几个星期,直到我们放弃。如果他不想和我们合作,完全可以说“抱歉,这不行。”但这样把我们晾着不理是不正常的。而且当我们连和其他供应商约谈的机会都没有时,我们很难向他们证明我们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