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rschwabe
2016-06-01 18:22:45
- #1
我觉得saarschwabe现在是在赌气。
完全相反。经过三周,我更愿意把当时的出发点和你们之前的建议汇总成当前的“事态进展”(我花了3个小时整理)。
因为帖子里时不时会有些混乱:
我们的收入:
2017年10月起,基本工资级别上升,并取消了总共16%的入职工资扣减=6223.76€
+ 家庭补贴(已婚+2个孩子)= 6,558.74€ (展望未来(不考虑未来可能的工资调整(通常每年+2%))在2025年=6,873.32€,2030年=6,998.22€,2035年=7,123.36€等等)
儿童津贴和退税
按照你们的建议,儿童津贴和退税**不**计入房屋融资。
(截至2016年6月),有2个孩子时,儿童津贴每月额外入账380€,共计18年,即216个月x380€=82,080€
(2016年数据)退税通常每年约4,000€。37年全职工作计算,总额为148,000€。
我理解这个论点:虽然不太现实,但理论上政治可能同时取消儿童津贴和退税。因此我们后续**不**将此纳入预算。附:认为钱会用作其他用途(而不是“零钱”)的理由对别人或许合理,但对我个人不成立。因为我们有汉堡计划,专门为这类时刻存钱,使“退税零钱”变得无关紧要。如果以后实际上获得儿童津贴或退税,它们(新模型中也包含儿童津贴)都将无一例外地用于偿还贷款。
自有资金和收入损失
收入损失总计2年,24个月x-1479.37€ = 35,504.88€
现有自有资金将用于此目的 --> 35,504.88€ - 27,500€ = 8,004.88€
这近8,000€会根据我的另一半在家时间长短而有所变化(目前无此计划),或如被迫如此。
这里埋下一个隐患,我觉得Cookies说得很对:如果出生的是残疾儿童,或者健康儿童变成残疾,我们就有麻烦了。
预计开支
开支经过(正在)多次讨论修正。
第一个建筑师估算装家具前需要630,000€,第二个则说是700,000€,同样是完全的。
我们下周会与第三个建筑师约谈。具体数额要等支付设计费后才能确定。有人建议节约开支建房。我们会认真考虑(车库大小、地下室大小、房子及房间大小),并准备在沟通中提及。
市政计划承担支护墙费用,但尚无书面协议,理论上这部分可节约不小一笔。
总之,目前估算700,000€。
贷款条件
700,000€,年实际利率1.85%,还款率2%,固定20年,并有每年可提前偿还5%本金的权利。月供2,250€,若无任何提前还款,20年后(届时我们50岁)剩余贷款约360,000€。
家庭预算 / 生活标准
真的是仅以两份工资 6,558.74€ 计算:
- 私人健康保险补充儿童费用(今天电话算出:每孩约30-40€),我算40€
- 意外险保障(包括部分及完全失能和身故)
- 每年休假费用1500€
- 每年维修、年检等1500€
- 每月伙食、饮料+日用品700€
- 每年礼品费1200€
- 我们两人的零用钱每月300€
- 两个孩子照料费700€(市政费用表)
等等。
每月剩余560€
不含儿童津贴和退税。
现在开始大算账……
560€尿布、衣物及日用品?
新车要花多少钱?5,000€还是15,000€?
小学阶段或前一年取消托管费= +700€?
贷款10年后月供取消= +354€?
可能仍有儿童津贴= +380€?
可能仍有退税= +4000€?
升级工资级别= +x€?
……
我们的结论——目前情况
如果一切不计儿童津贴、退税和工资增长,我认为:
这可行,但在孩子入小学前生活难免担忧。
如果考虑儿童津贴、退税及工资增长,我认为:
绝对可行,我期待那样的未来。
大前提
1. 条件是700,000€贷款(如Steffen所说,“650k贷款净收入5500应该没问题”,或者700k贷款净收入6500)
--> 但如前所述:总成本尚不明确,决定难下。况且目前我们很难获得更准确数字……
2. 如前说:如果生出残疾孩子,或健康孩子变成残疾,我们有问题……
这是我目前的看法……
哦,对了……坦白说,我们目前是在赌——这是完美的地块,利率低,我们想住这里。未来几年不会有类似地块开发。南坡已完全建满。邻镇地价至少350€/平方米。其他地方不符合我们的潜在需求。要么这里,要么无处。放弃这建房计划,也就放弃了我们所有的计划。剩下的就只有Abzahler方案——以较低价在本镇或邻镇买房。但何时买,只有上帝知道……不顺利可能永远没买,或者等利率和年龄因素不利时才买。我们必须努力争取……
我不认为我们会冲动做错,但正如你们多次说的,最终是否能获得满意收益,目前确实值得怀疑……
所以,我再次感谢你们的阅读和建议!
来自施瓦本地区的问候
再对HilfeHilfe说句:
你的第一个评论纯属无凭空想(且错误)关于融资方案的猜测。接着说“别忘了离婚”,虽然原则上没错,但语气极其破坏性。接下来是“自杀式行为”之类论调,没有依据(或者带着漏洞的半支持论据)(你说:饮食日用品400-500€,我们预算700€……哈?)再有过分的鞋子、温泉、度假等例子,暗指我们会“放弃”这些。每个人对生活方式、社会形态和教育都有个人看法,你的生活方式和理想度假并不必然成为他人的标准或尺度。对你口中的“烂地”(你其实没见过)也是如此。你叫嚷着不能想象孩子在这样的地块玩耍,甚至幸福童年,就不代表地球上所有人都不能。更别提你对融资条件(收入、利率、还款、期限)凭个人假设,而不看我给的数据理解,竟还指责我“赌气不讲理”?真是自我啊……要是你是老师,我早就发出警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