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到的地下层居住区的缺点都有哪些?
一个缺点可能是所有购物的东西都得拎一层楼下去。我认为这个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必须把所有购物东西提上一层半楼,这在我们开始规划时是绝对不可接受的。后来我不得不承认,在斜坡地块上必须做出妥协。
住了快一年半了,这对我来说已经是理所当然,根本不觉得是缺点。
而且我从厨房可以直接走到露台和花园。
- 对,购物(我们这里是整整一层楼,不是半层)
- 地下层部分在山体中间,而且正对着斜坡(地下层光线较少)
- 左边邻居的地块比我们地势稍低。由于花园的采光,他们家的房子很可能会尽可能靠近我们的地界建造(上层比地下层采光更好)
- 每次有人按门铃,都得爬楼梯上去(我知道现在有带视频通话和电子门禁的对讲机,但仍然会有陌生人、快递员等按门铃,我还是想亲自开门接待)
- 每次进出房子(实际上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生活区)都得爬楼梯。(当然,买斜坡地就要清楚会爬楼梯,但可以尽量减少)
- 买了升高的地块,却不能充分利用??(对我来说毫无意义)
- 在户外用餐我们可以用阳台,而且阳台的位置比花园更高(视野更好)。
- 直接通往花园的便利性对我们来说还算勉强。我们有楼梯连接那个阳台。(当然跟直接通往花园不是一回事,总是得走楼梯下花园。不得不妥协)
- 提到的孩子问题。那种情况多长时间会出现?大概5年,而且在我们这个纬度,大概有一半时间吧?而我会在地下室(光线感觉更差,没有街道连接,需要爬更多楼梯)生活40到50年,这两者根本无法相比。
不过我们肯定会去看带有这两种条件的房子(我们建设区的第一个楼盘很快竣工了),也许实际看了会有不同想法,但目前不是这样。
我们住在斜坡地的地下室。
我弟弟跟你规划的差不多,聚会或平时大家都绕屋子跑去花园,我会烦的。
我们至今没后悔,当时也担心购物,但安静安逸是对外/向上敞开的。
好的,不过如果楼层布局反过来会不同吗?从入户门进来总是得穿过屋子往下走。我的替代方案是外部楼梯,我们已有这个条件。
一个更新的想法是地下层做“餐厅厨房”,有花园通道,楼上建一个较小的客厅,有景观和傍晚阳光。
有趣的思路,我们一定会讨论。
车棚下方安排车库,是斜坡住宅的标准做法。我们的地块是从下方接入的,与你们相反。
针对于山侧/谷侧两种地块类型,我认为这是苹果和橘子在比较。我们如果是山侧地块,肯定会像你们那样接入。这样光线少和没充分利用升高位置的缺点就不存在了。正如你说,车库在路边接入最合理,即使要多爬楼梯和搬购物也值。可是我们这个开发区的谷侧地块朝向好得多,几乎整天都有阳光,尤其是晚上。
不,花园几乎天天都得浇水。还有这里拽拽树叶,那里拔拔。绕着房子转,精心照料。孩子方面, 说得很详细。
没异议,但这不妨碍从住处进花园,只是得走楼梯。
你在车棚下面有一个大地下室,可以向前获得日光。
如果你把地下室当做居住空间,加上多租户单元,就可以省去顶层的复式结构和Matte提到的排水设计。
你真的想让别人住你家吗?那人总在你花园里跑来跑去。这个投入和收益根本不成比例。
我其实没什么问题,毕竟只住十年。花园我们会隔开。我们觉得这样长期让房间闲置不太好,如果能用这个方式省钱我愿意接受。
我明白有人想要3个孩子。我们也做了2个儿童房,但也没能生孩子。你觉得我们会卖房子或者让别人住吗?荒谬。
很遗憾你们那样。
我能接受是在多租户单元里。但这也是不可预计事情。比如我可能刚建好房子就出了大车祸坐轮椅。对此我认为是事情发生了才考虑,而不是装在脑子里。要是不能生孩子,别的方法也失败,可能是卖房换小房的原因(据 说这甚至是趋势,孩子搬出后不如当初没孩子)。但这见仁见智,需要个案决定。
我们在类似地势的斜坡地建房,不愿在地下层住,而是想住楼层带阳台,有美景,晚上还能晒到阳光。睡觉在顶层,考虑到孩子以后能用地下层起居。我们不能想象住“地下室”。但每个人情况不同,我觉得论坛提供的信息也许有偏差,不过你的想法不算很偏。
好的,也许如此。这里回答最多、知识最丰富的用户通常是同一批人在讨论这个问题。不知道这是否偏颇,我也没权判断。反正这是他们的意见,他们也都融入了自家计划。我很感谢他们提醒我们再次审视,因为这真的让我多想了很多。
这种情况车库、露台等费用可拆分吗?不是同一个整体吗?
总包做了这么做,也许是想告诉我们这些东西很贵,借此促使我们改变想法。
她想往哪边看?...
谢谢支持。有好方案,但这都是细节,没必要过多讨论。我特意说了这不是窗户或浴室布局的问题。
资金筹措怎么安排?第一个孩子来了怎么办?你一个人承担?还是你们枕头底下有钱?
我理解融资只有靠额外租金收入才能撑得起,不工作或者少工作了就挺难听。你们那边租赁市场怎么样?有人租吗?空置和“租客流氓”怎么办?
目前租赁市场对房东挺有利。网上显示现在只剩一套出租。附近有巨大商业区,白天工作日需求很大。谢谢提醒租客流氓问题,我们之前没想到。但融资不一定靠租金,但租金能减轻贷款压力很不错。
我不认为没有做多租户单元的家庭建房者都笨,只是他们只为自家和家庭建。以后可以卖掉缩小规模。
我认为这不是傻(无论哪种状况),而是你想要什么、是否能接受以及愿不愿意为了经济收益去承担。
如前两次提到,我们不认为能把房子缩小到显著更便宜(但也许我错了)。
我倒是希望手里有半百万,不用操太多融资心。可我们还年轻,资金不多,工资也没十年后高(即使工时少),租金收入如果有的话会是融资大好帮手(我们俩都是公务员,这还是挺好计算的)。
不过我们肯定也会算没有多租户单元方案的经济账,之前也考虑过,只是个人没那么喜欢这个方案。最后恐怕成本会是关键因素之一。
顺便说,我再看了户型图,也不咋地。储藏室太小,卧室那个角落也不好,衣帽间只能做复杂设计。
同意。储藏室挺不满意,也想删减。卧室角落我缩了走廊空间,觉得还好,谢谢。衣帽间我们也这么想。
还有谁有地下层布局的想法吗?最好是3个房间+卫生间+家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