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这样的讨论往往很快就走向极端,好像只有一边是充满关爱的模范父母,另一边则是自私的讨厌孩子的人;对此,目前有一本由代际研究者鲁迪格·马斯(Rüdiger Maas)写的有趣书籍。
如果你给你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家”,仅凭这一点他们就能体验到重要的生活质量。如果你还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关注,并且提供真正自由发展的机会,那么大部分事情就已经成功了。正是因为如今很多孩子都不能这样做,因为父母以及同龄的竞争对手有着明确而且他们能够感受到的指导方针和期望。让我无法理解的是,怎么会有人用这样的说法给孩子们带来如此大的负担和罪恶感;我认识很多人跟我说,比如说他们必须快速且良好地完成学业,因为父母在付钱,他们不得不因此而限制自己。于是……孩子们就不再自由了,也因为父母往往希望孩子尽可能长时间地依附自己。
如今几乎不存在没有学业计划的父母思维,我至少觉得这完全不切实际,而且对孩子是一种侵害,因为有了这样的“规定”,孩子们根本无法想到除了升学以外的其他道路;低于此的生活几乎被视为毫无价值或不合格,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我的儿子高考成绩优秀,但之后两个专业都辍学了,甚至没人知道,直到今天都没有拿到学位,这最初让我们非常震惊。现在他有了自己的小公司,生活过得很好。另一个孩子在从高中退学经历“跌倒”等几番曲折后,总算“调整”过来,现在处于一个出乎意料的顶尖职位,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两个人都过得很好,我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好。
由于离婚等原因,他们的大学没有额外资助,靠的是助学金和学生贷款。我们感到很不好意思,因为很多孩子得到了很多资助。
如今为何我们这里那么简单又优越的学生贷款选项未被利用,我搞不懂,因为为什么年轻人不能或不应该投资于自己的资格,然后依靠自己未来较好的收入偿还贷款,而且不用满足父母那些有时过高的期望和愿望,或者终身心存感激呢?事实是:没有父母我根本无力完成学业——这对孩子们来说真悲哀。
一切都是“怎么做”和“为什么做”的问题,当我向孩子们解释情形或我的观点,让他们理解,我看到无论哪条路,都没有问题。
我依然和许多年轻人打交道,因此我发现,更多的经济支持绝不意味着更多的个人成长与稳定。相反,我经常看到很多年轻人难以维持以前家庭给予的生活水平,成年后不得不再次陷入某种(有时候是父母暗中期望的)依赖;而目标本应该是恰恰相反的。
我觉得有趣的是,很多人说孩子们必须自己应付。事实上,目前首轮高等教育的学业开销必须得到父母部分资助,即使他们收入不高。如果父母不这样做,孩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履行。是否因为“我自己也得这么过”而导致的家庭决裂合理与否,需要每个人自行判断。
对此我完全同意,如果依据法律规定来说。如果你必须“逼迫”父母维护你的权利,那么你做得对,尽管令人悲伤。同样也常被忽视的是,我们对父母有义务,且在他们生前无权要求金钱、财产等。双方都应尊重各自的义务,如此才会圆满!
爷爷讲战争……这没有害处。
抱歉,这简直是冷嘲热讽的比较。我的父亲参加过战争,和大多数受难者一样,他几乎没有讲过战争和苦难的故事,对我们这个家庭和孩子来说这反而是更好的选择。然而,我享受了在当时绝对算现代且开放的教育方式,这正是许多父母现今在享有这些优越条件的情况下还需要去效仿的。我们应该同时考虑当时传承的价值观和最新的教育理念。既不是过去所有都好,也不是现在一切都理想,我更倾向于洛里奥特的“灰色调”。
如果按现在普遍的标准,我们应该是糟糕的父母;但实际上,与孩子们的关系,以及他们职业和个人发展,尽管我们的经济条件显然不足,但都还算不错;我们有时会同情那些当代父母,他们常常无果地要求孩子某种根本不应得的感谢。
我的建议是:不要让别人弄乱你的头发或者让你困惑,跟随你自己的健康常识,毕竟对孩子真正重要的东西,绝不是用金钱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