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oni2020
2022-01-24 10:37:07
- #1
这样的讨论就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这也没什么不好。如果认为每一个表达的意见都反映了一段经历,并且尝试去理解,这对任何人都有帮助。问题往往在于,讨论总是变成非黑即白,划分成好人和坏人。 当然,年轻人可以并且应该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父母也可以选择用钱而不是遗产,但双方这种争执到底有何意义?如果有争执,那说明以前就有地方做错了! 当我看到“爷爷的战争故事”时,我只能微笑并感到遗憾,显然爷爷和孩子之间缺少那些双方都重要的经历和认识。随着年龄增长,人会知道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会不断变化,倾听老年人也无妨。想要与众不同、嘲笑他们的经验和观点,其实反映的只是自己内心的不足。 老年人经历更多,但年龄本身并不等于资格。然而,盲目且专横地忽视老年人的经历,甚至不开放心态去思考,那才真是愚蠢。 成熟就是即使父母反对,你依然去做某件事情;这是我最近读到的一句美好话语。 我常听到有家长说,因为成年的孩子,他们过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没办法,就因为孩子在读书……”)。我身边有家长以前就说,很多事情不能做都是因为孩子。现在孩子都三十多岁了,家长们的抱怨依旧存在;但这些三十多岁的孩子听到家长这样说时往往翻白眼。这就像说:“等我退休了,可……”然后,什么也没发生,如果你之前没好好生活的话。 我的孩子们鼓励我们,看到我们生活中有所改变他们会高兴;如果我们为了他们不让生活快乐,反而会让他们担心并感到负罪感。我这样做错了吗?我并不想引发关于教育的讨论,也不是想讨论资助学业的对与错。对我来说,重点更多是在于到底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我理解所有的观点。
当然,类似的规定都有法律依据,几乎我们这里所有事情都是如此,这点我基本上很认同。但一旦父母或孩子(年轻成人)不得不诉诸法律,孩子已经掉进了井里。双方都有权利和义务,这就是社会共处的法则。但人的本性中包含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扶持——相互的,而且通常是轮流的,用不同方式,根据需要。没有任何一方的权利要求自我牺牲或屈服。还有关于赡养义务的一般规定。而这义务一直持续到完成第一学历。剥夺继承权是你的合法权利,孩子主张赡养权也是他们的权利。学生的话,甚至可以由助学金管理中心代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