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想在一楼保持2.75米的高度
因为我非常重视高天花板(氛围),
我理解大家都喜欢明亮、宽敞、不压抑且有氛围的空间,但你为什么要用一个具体数字来限定呢?层高?关键是窗户带来的效果!
而且在踢脚板层空间狭窄,因此难看。
二楼其实不可能有舒适的居住空间吗?
踢脚板层大概从1米开始……那根本不用考虑了。
然后就是那个带尖顶人字屋顶的小区房子 — 如图片所示。
我忽略了什么?
我想搬进一座有能源未来性的全新房子,但我也想在里面感觉舒适。
如果上面那些不是胡说,那就行不通了。
我觉得你忽略了,房间并不会因为斜顶或有一个小踢脚板层就难看。你可能想要二楼有更多高的可用空间,但这并不等于“难看”或“不可用”!
你对社区的期望是什么,如果你否定别人建造的东西?
而且你发布的那个小区房子其实是一个现代房子,拥有非常节能房屋的完美形状。两层楼房可惜外墙面积更多,这对任何踢脚板高度都适用。
小区房通常是红砖建筑,屋顶坡度超过45度。
至少在样板房小区里,我看不到任何房子被限定在某个高度。那些房子大多是气派的,空间感很好。人们会被吸引,回到家以后,可能会觉得不行(也可能不会)。
你是想说Danhaus Engelsby是压抑或者令人窒息的吗?
[ATTACH alt="35549681-5896-4691-A782-9C6D74659439.jpeg" type="full"]41251[/ATTACH]
人员数量,年龄:2人,60岁以上
每个人该建什么自己决定。
但我批评的是为四口之家还要苦苦挣扎着住平房的人。
老实说,我不懂你们的想法,a)建地下室 b)实现二楼大面积居住。
你关于在上面搞一个独立公寓的想法没被重视,也没被理解。
我看不出那套公寓的必要性,除非必须(比如护理人员),如果是这样,60平方米就够了。
我这么说吧:为什么你们不专注于建一个平房?一个舒适的小屋,只为你们两个人……你讲的那个租来的房子,我很吃惊你们还会考虑自建。
我个人的建议是:不要为别人而建。建你自己会住的房子,没有空置的房间,也不要建一年只用两三次的房间。
不要死板地坚持某些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