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再多说说关于顺路拜访的事吗?这272平方米是指什么?仅仅是房子吗?
仅仅是房子。我们想借此询问最大尺寸。我们可以最多靠近现有建筑物5米,且可以忽略间距区域,但之后由于防火要求就不行了。
我既看不出六个台阶能合理地放进去,也觉得你不可能比弯腰稍微直一点地穿过去,如果车库不想有很高的高度的话。
找找并展示一下地形的高度图和洪水模拟吧。总该有比把房子建成桩基更好的洪水防护方案吧。架空建筑也不会计入允许的高度。你们的船码头到底在哪儿,你们从船上怎么进房子?消防队又该从哪里救你们?
我还没有准确的地形高度数据。虽然已经委托工程师进行测量,但由于工作繁忙,已经拖了6周。我不能给你们
洪水模拟,只能描述2024年最近一次洪水的情况。
上一次洪水时,水流经三个车库。(水深约5厘米),水流方向是沿北侧入口向下流。在入口西侧形成了一个20厘米深、2米宽的水坑。现有建筑地下室有5-10厘米积水,是水从地基板渗入的。1549号和1548号地块以及北边的磨坊路一带也全部被淹。剩下的花园是干燥的。 房屋抬高1米是建筑师的建议,因为未来的洪水应该只视为极端情况。
我们起初只想把地基填高到所需高度,但土壤报告建议要用桩基。
根据之前描述的检测结果,必须假设从现有地表面起浅层填土承载能力不足,深度约1米。因此,建筑荷载必须传递至下方中密实,较深处则为密实的河流沉积物。从土力学角度考虑,完全更换土壤是可能的。但由于地下水位较高,需保持水位并降水。为了对河流砾石中的开挖底面及土壤更换体进行充分夯实,必须将地下水位至少降至最低开挖底面下30厘米。然而由于与池塘相近,估计会有较大量的水,因此建议避免土壤更换。
因此推荐将建筑建立在桩基上。桩基由井圈作为失模支模顶至承载土层,内部开挖出土,随后浇筑混凝土。考虑到地下水位高和表层细至中砂的流水敏感性,桩基应在水压下建造,避免砂进入和底面松散。桩基可按承载极限设计,设计值σR,d = 350 kN/m²,桩基自重已纳入。基础板将无支撑地悬挑于桩基上。
关于建筑防水,应与水利管理局协调,确定需要将建筑所在区域地面抬升和填筑的范围,以避免洪水风险。该填筑应提前完成,防止随之产生的沉降对桩基造成额外应力。
因地下水较高,地块上雨水渗透不可行。
我看到了几个障碍,导致你很难获得更多的反馈。第一个是:入口跟照片不符。地形图上画的是东侧入口,照片看起来像是北侧进来?你写道出入口是通过......
这是后方路?
缺少关于建设范围具体尺寸的资料更麻烦。你们现在除了通道和现有地块,具体有多少可用建造空间?新地块其他边界尺寸是多少(边界长度)?
我们确实处于第二排。入口在1549/3号和1560/3号地块之间。你也能看到一条淡淡的线标出入口。
地块会在新房建好后重新划分,以避免间距问题。1560/6号地块所有者明确表示我们可以靠近边界建造,他会放弃间距要求。所以我们可以相对自由决定如何建房。
总结:北侧按建筑规范保持间距,东侧建到边界,我们会因树木(树根)保持边界距离。南侧自由,因为是农田,西侧最多可建到距现有建筑物5米处。
没错,没错,没问题。
我在入口帖中a)收到的输入太多了,很多与规划无关,还要读三遍才知道展示的车库已经不存在了。
b)根本没收到那种架空这个想法的信息。我根本想不通怎么会想出这点子。
充满了乱七八糟的内容,而且还是进行到一半时,所有讨论都围绕着我觉得不可理解的点。你计划一个200平的房子,却甚至没办法规划一个正常且可进入的设备间。这真让人头大。
为什么不直接把房子抬高一米?我估计其他住户也是这么做的——于是入口和露台、花园间有五六个台阶。这比那个结构要好。
我会先从基本结构入手,厨房储藏间裁掉一半,走廊也裁掉。13.5平米及6米长的走廊光是为了通往楼梯或厨房,我觉得不合理。
楼上走廊更是胡扯,卫生间占据走廊空间,全是走道。
看起来又是车库和房子之间这条直通走廊关键问题?!
坦白说,和这个核心问题的讨论让我压力大,因为业主内部矛盾已经很多。
Katja,你做得很好。
嗯,我是业余水平,只能用这些走廊来解决问题。走廊越少越好,但怎么解决呢?楼梯不必安排在车库,也只是方便下雨天干燥进门罢了。我来这儿就是为了解决我自己的难题,得到比我自己做的更好的结果。还是我理解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