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pg
2024-04-30 14:17:51
- #1
确实,对于许多成本点,应该尽可能以最高值计算。
我并不这么认为,3000欧元/平方米的售价反映的是一个平均标准,而不是最高值。
也不是说你只能得到建材超市的质量。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建材超市也卖高价品牌货。仅仅因为建材超市面向终端消费者,质量不一定就差。但是事实上是:如果你从项目中去掉卫生洁具,只能获得25欧元的补贴。然后你又得花更多钱,才能让自己的私人工匠安装。这并不会让你得到更好的待遇,除非你想要一个更高的标准。而你正是想放弃那个标准——那你在Town & Country就会得到很好的照顾。
浴室设施——没错,预算里计算的东西是建材超市中每个水龙头25欧元,洗脸盆龙头50欧元起步的那些。但是嘿,人们只能接受这样,或者自己在选样外更换——根据Town & Country的特许经营商说,这可以个性化调整,放弃标准水龙头,得到25欧元补贴,然后带一款120欧元左右的Grohe来施工。
但一直都是这样:买便宜货,买两次。无论是房子还是水龙头……你不能把它带到现场,必须自己安装。且之后也没有质保。
一套新厨房在德国一两年前平均花费6500-7500欧元。
但是度假平均也不是去远方。这几年人们喜欢待在德国,或者开着拖车去东部,那里很多东西更便宜,如果不是以超低价季节外手提行李入住某希腊大型酒店地下室经济房的话。这一切都是相对的。
在这里的背景下应该也是如此,关于独栋房屋建设的标准显然不同。
但这确实很令人难过。你作为来自贫民区板楼一代,有移民背景且父母靠福利生活的人,却为自己作为社会向上流动者感到骄傲,人们用在线计算器看收入,认为自己属于德国人前10-12%。
但一套体面的房子估计只有德国顶层5%的家庭才能买得起。真令人难过。这里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之前优先事项不同(比如远途旅游)。因此刚开始存钱,我们目前自有资金只大约有1万欧元。
我不理解,如果你已经承认以前有别的优先事项而不是存钱,现在却来“喊苦”,那是不合理的。这个问题这里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
我现年收入2500欧元,年纪也不小了,虽然读过高中,但因为走艺术与手工业的路,且20年来一直在公共部门做一个小众职业,导致在其他地方根本立足不了。不过我一直很节俭,没有把钱花在旅游上。你这个年纪,我和我丈夫买了二手端排屋,当时骄傲得不得了。到现在20年了,我还没有去过远途旅行,相反,我把钱投入了自建房。
第二种情况其实很简单:有人只有1.2万欧元,一分钱没有,并且想买一辆新车。那只能买一辆基础款达契亚……
问题是,为什么你明明资金紧张还想买新车????
或许你们应该重新审核一下各自的基本情况:
两人34岁,无子女——理想是在建完房后2-3年内要孩子。
真的会有孩子吗?
净收入分别是3850和1650欧元,总共5500欧元。
那低收入的一方还有没有可能提高收入?
公司车和交通卡。
交通卡新住址能用吗?还是说要跟孩子一起时,仍然不得不买私家车?
而且是为了有确切论据说服已经在考虑搬进去的妻子……
是的,我读出来的是一种不想满足于买二手房、漂亮公寓或者“仅仅”老旧标准的心态。可是现实感在哪儿?(达契亚?)排屋的想法呢?入门级房产呢?
那城市别墅的想法又是为了什么?
你们有没有找过独立的贷款机构谈谈?已经约过时间吗?
有无和Town & Country的特许经营商直接接触,有书面报价吗?
还是只有IS24上的在线信息?可以把ID粘贴出来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