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的回答生动地展示了总承包商(GU/GÜ)是如何用名副其实的“表面功夫”来让客户保持警觉的。对于房屋的耐久性和功能性真正重要的东西,他们更愿意自己暗中处理。但我更喜欢和我的建筑师及工匠讨论诸如:
- 窗台细节,以避免热桥
- 墙基处“黑色”保温层的厚度
- 防水透气膜在椽子上的精确铺设方式,以及它如何与保温层配合。这决定了你的屋顶是能永久使用还是五年内就会腐烂。
- 屋顶防水层的铺设工艺(粘贴、钉钉、焊接或某种组合),屋顶防水层的类型,屋顶相关的水暖工细节
- 我们3度单坡屋顶的通风(规范中仍有误,但近年来已有新认识,最终会被纳入规范)
我还可以写两页,也写不完。
这些都是你在施工阶段及前期沟通中能影响并积极参与的,如果你和精明的建筑师合作并单独发包。
总承包商还是一如既往地施工,验收时专家检查。许多问题届时无法再改,或者只能通过大的争执解决。
我不相信你和其他业主会和建筑师有很深入的讨论。除非你们自己就在建筑行业。
我更觉得你把“提问”和“讨论”混淆了。我们也提出了很多问题……但都是问给工匠的。确实如此:我们当然是选了总包,以方便按目录订购。去掉讽刺:我们也事先了解过他的施工方式。但只是有限度的,因为我们信任他。建筑师也不会不同。我们没有质疑热桥的产生方式,这也不在建筑师能控制范围内,因为工匠们是按当前技术标准施工,我们都希望如此。
你的建筑师最终也有他偏爱的施工方式。也就是说:建筑师也可能在讨论中引导你选择某种建造方式。工匠是否真按招标时的计划施工,也值得怀疑。
但我不想贬低建筑师——我只是想说明,关键在于自己如何把握,如何行动,而总包和建筑师之间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顺便说一句,正如你说的,这里所谓的“表面功夫”是在讨论中被赞扬的:“这让我们在装修上能多花点钱”——大多数人根本不关心防水浆料(只有事后发现缺失时才在意)。
问候,Yvonne
附言:我的总包对一个插座收费47欧元……我们的电工(总包的)直接向我们收了差不多20欧元(26欧元?)。我知道别的地方收费更高,但签合同前可以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