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还是幻想?(无自有资金购房)

  • Erstellt am 2017-04-19 19:50:20

Nordlys

2017-05-26 20:32:26
  • #1
好的,那只有当利率高于现在时才值得。真遗憾。
 

Alex85

2017-05-27 06:36:55
  • #2
教会们早就明白,99年是很长的时间,如果租约固定不变,他们会损失大量资金。不过我一直想问的是,为什么教会拥有这么多联邦德国的财产,这是否合理,以及这些财产是怎么来的……
 

tomtom79

2017-05-27 07:12:27
  • #3

但另一方面,在最贵的地区却以1欧元的价格出售土地
 

Nordlys

2017-05-27 10:43:46
  • #4

我只能说施勒斯维希-荷尔斯泰因的情况。该地区曾属于丹麦王冠。在哥本哈根推行宗教改革后,王冠夺取了教会和修道院的土地。(这些土地经过几个世纪被诚实地收集……)
随后问题是如何支付牧师的薪水。国王将土地返还给教区,以便牧师出租这些土地,这就成了他的收入来源。修道院的土地则保留了下来——因此,例如基斯玛尔修道院至今仍属于施勒斯维希-荷尔斯泰因州政府。
1864年,普鲁士接管了控制权。教会土地被收回,牧师成为国家公务员,依普鲁士规定由国家支付薪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情况又变回原样。教区收回了教会土地,重新出租,牧师的薪水由教会自行负责,租金收入从那时起用于保障养老金。因此几乎禁止出售土地。
那些不适合出租为农田而被划为建设用地的土地,则以地租方式出租。
卡斯滕
 

Alex85

2017-05-27 11:04:07
  • #5
卡尔斯滕,非常有趣,谢谢!我更倾向于这样:诚实被抢夺的土地应归属于接受现有租赁的国家,并根据需求出售土地。教会可以像其他协会或企业一样,通过会员费和私营经济收入来支付其员工工资。
 

Nordlys

2017-05-27 22:42:52
  • #6
嗯,说“诚实地抢夺”当然是讽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中世纪的时代,是民族大迁徙时期,有时甚至是晚期罗马时代,德国最古老的教会是特里尔的,建于君士坦丁大帝时期。那时有人向教会捐赠土地,有真实诚恳的捐赠,也有为了获得高薪主教职位的贿赂性质的捐赠。还有修道院开发沼泽地和泥炭地,这些曾是荒地的地就因变成了可利用的土地而被赠予他们作为感谢,诸如此类。这整个情况非常复杂,如果用我们今天的标准来评价是不公平的。
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土地合法地并不属于国家。如果有人为教会拥有市中心黄金地段而感到不满,也应考虑到那块土地一千年前可能还不是城市,只是一个荒凉的修道院,那里建了一座教堂,后来才成为大教堂的。
无论如何,对于想建房的人来说,教会作为长期租赁土地的出租方,对于农民来说,作为长期租赁土地的提供者,教会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往往比通过招标出售新建住宅区的地方政府更具道德诚信。 卡尔斯滕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