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翻新老房子:优缺点??

  • Erstellt am 2013-12-20 19:25:43

Mycraft

2013-12-22 16:14:57
  • #1
所以不存在会呼吸的墙,你可以问任何建筑物理学家或建筑生物学家,他们都会明确告诉你……

你亲戚说的其实只是漏风的墙……没人撒谎,他们只是不了解而已……

省省你的钱,也许十年后你可以买或者建一栋像样的房子……
 

YuccaPalme

2013-12-22 16:46:58
  • #2
mycraft: 那么问题是,为什么还要一直讨论呼吸墙?我认为,那是关于德国一座木屋的报道,我记得有一次一个晚上在派对上把房子全烟熏了,早上却一点味道都没有,或者洗澡时热水淋浴也不会让窗户起雾。还有人把它的取暖费用和木框架房做了比较,木屋更便宜。所以问题是,为什么人们要撒谎(没意义)……
如果你在论坛或其他地方看这个话题,仍然会有分歧……
嗯,不管怎样……我们就保持各自的观点吧,你这么想,我这么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嗯,我大概不会等十年了……
 

ypg

2013-12-22 21:00:22
  • #3


……但这并不是攻击的意思。
如果你涉及房屋装修和买房,你会知道,如果有超过一两个窗户需要更换,就必须多次补土(这是“进一步的基础装修和现代化”的同义词),通常还必须按照节能条例的规定和要求进行。
而你现在却拿西伯利亚的房屋建设来说事……
如果你在论坛里提问,就要做好被回答不喜欢的答案,或被批评你的做法或计划的心理准备。
如果你当然用1900年左右的房屋建设作为反驳,并且坚信那样,那么就做吧,以后记得回头看看这个帖子。因为你很可能得付出教训的代价。我们这里没人知道你选中的五万欧以下的房子状况如何,我们这的都是拆迁房,但也可能花到12万欧。

关于“呼吸墙”的话题……可以自己随便谷歌。
 

AallRounder

2013-12-23 09:22:40
  • #4
你好 "Yuccapalme",

现在轮到我来发表我的“见解”:

因为我会慢慢来翻新,只用手头有的钱来做。当然我只会买一个可以居住的房子……先进行一些初步的翻新工作,持续几个月,然后搬进去……住在那里再一点一点地翻新。我不会为了翻新而额外贷款,而且我会自己动手翻新……不找公司。我认识一些懂盖房子的人,他们可以给我建议……我祖父母也自己建过房子,还帮过我姑姑盖房子。
不知道是不是想得太理想化了……所以翻新会拖很久。


尊重你的乐观态度,但愿望和现实是冲突的。我已经看过许多符合你资金范围的待修房产,但没有哪一套是可以立即入住的。只有在极其恶劣、原始的条件下才可能入住,你肯定不想短期或长期住在那样的环境里。大多数情况下,翻新都意味着“拆除骨架”,即从地下室到屋顶,除了承重结构以外,所有层板和墙壁都要拆掉。当然那时没有电、水和暖气。非常坚强的露营爱好者或许可以在一个封闭的小房间或独立的拖车里生存,但那对你来说能接受吗?

“逐步进行”的策略只有在达到一定翻新进度后才能在住人的情况下实行:至少有一个完成的房间,一个烹饪点和洗涤设施。根据房屋大小和翻新难度,这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甚至多年才能达到。

我朋友最近买了一栋老房子,怀着类似的想法:“便宜买入,马上搬进去,然后逐步修整”。看房时他还带了一位退休的建筑工程师,结果那天这位工程师“失明”了。结果:除了巨额贷款(全额融资和由于地段因素导致的高地价+价格),这家四口因持续高昂开支而陷入困境,因为他们用燃气壁挂炉供暖,接在一个已经废弃的重力供暖系统上,那系统的巨大管道埋在外墙里。我称这为用私人透支贷款“资助气候变暖”。仅凭照片我这个外行就能发现建筑缺陷和问题,修复大多几乎等于将房子拆除重建:没有使用透气性底膜却用了矿棉保温材料,蒸汽阻隔膜/阻尼的连接处有几米未粘合的空隙,原始且没有保护接地的电气安装等等。关于供暖,我免费提出立刻帮忙,却被拒绝了,“不能拆掉为了入住而贴上的漂亮壁纸”。事情被美化,自己欺骗自己,直到钱花光了。连执行必要措施的钱都不够。一旦汽车坏了或发生其他意外重大开销,困境很快就结束了。但我们有新破产法和剩余债务豁免,不是吗?问题是:你愿意这样吗?

我有一栋1938年建的150平米房子,经过一年自助翻新,终于能搬进去居住。但仍未完全完成,只要打开一个装修好的房间门,外面就是一片泥泞。两年后室内至少完成了,之后外部施工继续:地下室彻底清理、干燥、重新粉刷,外围保温,整面墙重新粉刷,砖基层清理及重新勾缝等等。回头看,这个过程算是比较快的,因为房子较小且没完全破败——但购买价格已超过你偏好的范围。

现在我已经投入七年多,在翻新一栋真正的“零欧元”房子,半栋楼里只有承重结构仍然是原始的。幸运的是另一半我还能保存旧木地板。250平米的屋顶面积,100多平米有楼板层的木梁天花,整个室内抹灰,25平米浴室,近300平米天花面,全部电气、电话/局域网、供暖、卫生设施都必须重新安装。由于大规模彻底施工,我到第五年才安装供暖。至少从那时起我才能在工地上稍微舒适地“居住”。别的可能不介意舒适条件,但我讨厌露营。到了第八年,终于可以从周末度假屋转为正式住所,虽然仍有大量工作待完成。这里“居住和施工同时进行”的策略是很晚才奏效的。

根据你所说的财务状况,也不会太宽裕,你只能一步步依赖手头资金推进。刚开始时,必须迈出大步,使房子防水防潮。所有我见过的翻新房屋,第一笔投资几乎都得用于新屋顶和新窗户。之后才能采用“渐进式”策略,但交付入住的时间只会越来越遥远。我几乎全自己动手,只需支付材料费,但由于价格暴涨,这也成了昂贵的乐趣。相信我,因资金不足无法顺利推进是折磨。你虽然可以穿插付出少量材料的杂务,但拆除、修复、刮填、打磨一通后,总得再次投入资金。帮忙的好心人是好,但他们也需要材料且得哄着。况且你要忍受批评,最糟糕时完全没有保修权利。再者大部分保险并不承保“邻里互助”除非有额外条款。如果有人受伤,或你新建部分受损,怎么办?如果不想全靠自己做,这确实值得考虑。

为什么不能像以前那样盖房子(谁说以前的质量比现在差)?我看没有缺点,甚至有优势。

“像以前那样建房子”是一种幻想。就像历史事件必须在其时代背景下评判一样,旧的建造方法无法1:1地搬到现代来。我们的约束和100年前的人完全不同。幸运的是我们没有战争和直接的战争后果,但必须承受工业界和政客联手带来的民用“疯狂”,每年给房主和翻新者带来新限制新规。为了合理节能,我认为限度早已超标,现在只是为了两边利润最大化(比如保温产业持续增长的销售额)和政府提高税收和收费(如可再生能源法附加费、电费税)。不想变成彻底的违法者或反社会者的人,只能服从条件,尽力而为。即使你想,翻新后也不能把没保温的房子当作完全没保温的房子再卖。2014年能源节约条例虽然预计仍有“现有建筑保护”,但大规模改造时和建筑法一样,针对改造部件失效且必须遵守更严格规定。

房产交易税和房产税是根据房屋价值计算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买一套5万欧元的房产,而非15万欧元的……两种税会有很大差别……所以这对买便宜房子特别是房产税来说是有利的,因为房产税是终身每年交的。还是说一旦我翻新了房子、也就是升值后,房产税就会变更?还是房产税一直保持不变?

补充mycraft的说明,我只想提醒,低价房带来的交易税节省机会已经用尽。关于房产税,你需要担心的不仅是价值的自动递增,还有用途的变更。例如住宅出租房变更为独栋住宅。这样可能引起评估方法的变动,由收益法换成成本法评估,通常导致更高的统一价值。新联邦州的评估方法总体不同于旧联邦州,详细说明超出本论坛范围。
原则上,主要评估节点的情况(东区:1935年1月1日,西区:1964年1月1日)是关键。而翻新意味着收益法中,年度毛租金依主要评估点的价值,而状态则以上评估时点(即翻新结束时)为准。
税率由市政决定,所以有“贵”的和“便宜”的地区。

kaho:这是误解!以前穷人家庭会被安排到新房住两年“干燥居住”,之后才搬给真正房主或出售。经过两年干燥居住,现在的房屋理论上不会有霉变,除非是严重的建筑错误。

“干燥居住”当时并非为了防霉,而是广泛使用空气石灰砂浆。这种砂浆一般通过贫穷人产生的二氧化碳硬化:
CO² + Ca(OH)² = CaCO³ + H²O

祝你度过愉快的无工地施工圣诞节!
 

kaho674

2013-12-23 10:13:25
  • #5

您好,是的,我必须更正一下。我的祖母(90多岁)提供的信息并不完全准确。通常而言,养护时间不是两年,而是几个月。目的是为了干燥,因为廉价的石灰砂浆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出附加的水分(维基)。现在,干燥确实是防止霉菌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吧?好吧,也有人可能猜测他们更想避免的是藻类。但我认为核心观点依然成立。过去的房子并不一定更好——恰恰相反。
 

类似主题
20.02.2014露台门和前门处的潮湿墙壁11
07.06.2013是否必须按照2009年节能条例进行建筑?12
17.11.2013购房,装修,户外设施 / 贷款抵押融资10
19.11.2013用斯泰罗杜尔还是泡沫塑料做墙?10
07.04.2014新建筑可以没有太阳能和热泵吗?20
27.05.2015窗户上的冷凝水问题很大34
23.10.2016隔热,节能条例,KFW 70 / 55 / 40 - 你们的经验31
19.05.2015儿童房、卧室和浴室的供暖14
19.06.2015按照KFW 70或2014年节能条例建造42
09.05.2016遵守2016年节能条例及以下供暖设施14
08.05.2016翻新与阁楼扩建:KfW?经济性与新建的比较?18
11.02.20172017年KfW贷款,适用于2016年能源节约条例下的住宅17
19.07.2017如何规避节能条例,避免官僚主义的疯狂?161
31.08.2017购买芬兰木屋吗?12
06.04.2018平面图变更 - 公寓里的承重墙。该怎么办?14
05.09.2022需要您对出租物业的翻新进行评估37
05.02.2021老建筑的翻新有意义吗?42
03.03.2021购买新建独栋住宅,能源节约法规标准未来是否足够?24
08.02.20221960年建单户住宅的翻修费用估算19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