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这里已经找到一些关于预合同的主题,但大多数都涉及其他方面,因此我开了一个新主题。如果我漏看了的话,抱歉。
最终这些主题都导向同一个结果;无论孩子叫什么名字。
(不知道名字是否允许,但我想暂时无所谓),因为在他们主页上标明,他们在我们寻找的地区有土地(其中提到了城区、面积和价格)。
我大概知道你指的是谁,因为特别有一家供应商把这个“游戏”玩得很完美。
在第一次谈话中也提到了土地的问题,卖方说,在这一带,作为私人找得到的土地(门户网站等)都是之前没人要的剩余土地,而好的土地则通过关系来交易。
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近年来更加明显,最终原因在于优秀的土地中介/经纪人,以及各卖家的愿望,只想一次在公证处签字,除此之外不想再管卖事。
令我有些怀疑的是,卖方每次被问及主页上列出的土地时总是回避,并指向他们的土地服务,说一定能帮你找到合适的土地。
如果我最初的猜测没错,卖方其实也拿不出真正的土地来,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出售那些宣传的土地;更不用说独家代理了。
另一方面,我也难以想象,在私人看到土地之前,真的有那么多(全部?)好土地被抢购一空。
“好”土地最多在市场上半天就会消失;如果它们一开始就公开亮相的话。
最终在门户网站上持续出现的土地,多少都有一些“问题”,或者可能私人卖家未听从专业人士建议,自己把土地“烧了”。因为虽听起来奇怪,好土地时间久了也可能被“烧掉”,如果一开始营销不到位。一个潜在建房者,如果反复看到同一块土地在卖,心里会有自己的想法,很少会请求资料。
我总觉得是在“买猫还没看袋子”的情况下签字,因为在签字前根本无法看到这个服务,搜索也要在签字后才开始。没有保证他们不会只是简单复制门户网站内容,然后当作自己的搜索结果呈现?我们只有在第二次谈话时才能拿到具体合同,那时房子的具体费用也会计算出来,但我想问,这样的做法正常吗?有没有人有过用这种土地服务的经验?
我不认为这是“正常”,但确实是常见的廉价客户绑定手段。
你必须自己决定是否要走这条路,因为你会在协议有效期内绑定一个供应商;是否可以协商排除条款,且是否无额外费用,是另一回事。
我常不理解为啥不直接找中介帮忙。你同样要捆绑他——如果他是正规的话,这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他成功时是需要收费的。但他会根据你的需求专门寻找,必要时核查建筑法规,给你建议,而且你在之后的临时建筑合作伙伴选择上是自由的。
莱茵区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