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筑的照明规划与实施

  • Erstellt am 2016-06-07 23:04:22

ruppsn

2018-02-25 01:15:13
  • #1

好吧,如果你更喜欢它,那这已经是支持选Deltalight的一个理由了。

Occhio是圆形的,就像一只眼睛(occhio的意思),也有哑光白色款——这也是我们的选择。

Occhio技术水平很高,这一点从它的演色指数CRI达到95,而DL只有CRI80就能看出来。至于这对你是否重要,我无法说。

如果你想在楼梯间使用它,也许没问题,我也能理解有些功能(手势、空气功能、滤光片等)其实并不一定需要。显然这些功能也会影响价格,而这些我们未必非得为此买单。

在我们客厅,这些功能中有两三个是有用的,但对我们来说,灯具的外观、色彩还原度和质感更重要。由于我们在餐区会用两盏Mitos和一盏Piu piano,因此整体设计的一致性也很关键。当然这不是必须的,看个人喜好。

关于制造质量和质感:当你把Occhio拿在手里,再拿DL,你会感觉到差异。但安装在墙上后,也许并非对每个人都那么重要。这也许能解释一定的价差,至于每个人是否认可并愿意为此买单,就看个人了。对我们来说是合适的。

不过DL也能提供很亮的光[emoji4]
 

ypg

2018-02-25 01:38:55
  • #2


就是这样。你理解得很对 [emoji4]
我能理解那些没有这方面才能的人,会请室内设计师、灯光设计师或园艺设计师,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但在这里我看到的聚光灯太多了,这不属于正确的室内照明,更像是“利用聚光灯设置的各种可能性,包括KNX或其他花样”的范畴,抱歉,这方面我知道得太少……但我更懂设计。
一个合理的室内照明规划应包括主灯、工作灯、阅读灯和间接照明等。还要指出的是,没有人在日常生活中特意拿起那个遥控器,每隔一小时去调灯光,可能偶尔关灯,开另一盏灯,但我相信你也不想听这些废话。
之前有些暗色高光瓷砖的图片?是要铺设的那种吗?
如果是的话,你知道所有东西都会映在上面吧?这会带来极大的不安感。



“现在是浪漫的短暂时刻,但也要工作……稍后……来我这儿,我调了灯光……下班了,稍微调一下灯光……”

对我来说这些理论太多了,根本没人会去践行,因为心里没那个开关,无法真正转换工作或生活状态。

意思是:我认为这种设计是行不通的理论。也许只适合美剧剧本。

关于楼梯照明:第一种方案符合你的想法和整体规划,但灯光太刺眼,根本不舒服走这楼梯。
第二种方案可能有趣……适合那种讲究风格的地方,但对你的新房来说,它太特别了,不适合作为楼梯的常规应急照明。

补充:大多数灯具就像画作和其他装饰品一样,必须与房间整体相协调。在生活中你会发现什么更适合,什么可能适合——饰品或灯的来源或名字其实不重要,关键是它的气质和效果。
 

ruppsn

2018-02-25 03:03:41
  • #3
你看,连我有时候也会有灵光一现的时刻……

你不觉得这听起来有点儿傲慢和自负吗?夸张点说,听起来几乎就像是说,只要有天赋,根本不需要园林景观设计师(培训过)、灯光技术员(技术专业毕业)或室内建筑师(大学毕业)这些职业。我是说,人家是专业人员,通常经过培训、大学学习,后来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方法论和经验,而你却漫不经心地把这些评价为多余、不重要甚至“理论化”的东西。撇开这点不谈,你不觉得认为自己凭借自我认定的天赋,就能比具备相应方法和经验的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个职业内容,这很天真吗?我觉得这有点像那种普遍现象:有人觉得自己稍微谷歌一下,就能给医生讲“医学”到底应该怎么做一样……

我也有同感,聚光灯数量太多,我之前也说过。据我所知,灯光设计师跟KNX的规划没有关系。你是凭什么断定你知道真正的空间照明应该包括什么呢?我觉得,说不定这里还有灯光技术员在看,也能学到点什么。

对我来说,全面考虑所有光源以及建筑的基本设计理念是很有意义的,但我绝不会断言那些没有做到这些的设计都是错的——因为我没有学过这行,也没有相关的重要经验,也没有全面的天赋——无论是主观自我感觉还是客观证明的。

没有恶意,但你的说法很明显暴露出你对总线系统、智能家居及其使用理念的了解不足。那里的人通常会用“场景”来控制,其中灯光设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你不需要手里拿着iPad,也不需要做任何别的奇怪动作——你很少会单独开关某盏灯(当然,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做到)。你想做饭,就用普通开关激活“做饭”场景,场景会控制预设的灯光、电器等的开关与调光;想悠闲用餐,就选择“用餐”场景,依此类推。认为每盏灯都要随时单独控制才叫正常,这种想法其实挺搞笑的,因为你几乎总是会按同样的场景使用同样的灯光和亮度等级。只是换个角度的想法……

我也同意这个看法,而且我会特别留意。想象一下你坐在瓷砖上,顶部射灯通过反光面直射你的眼睛。对我来说,淋浴间或淋浴头上方安装射灯也很值得怀疑。洗头时不会被强光刺眼吗?“专业人士”往往会把射灯装在过大的雨淋头上方……这样至少不会直接晃眼……
 

Alex85

2018-02-25 07:01:10
  • #4
你们为什么这么纠结于灯具的形式?无论是射灯还是落地灯,这完全是个人喜好问题。重要的是光线效果。如果想把光束照到天花板上,落地灯、墙灯还是地面的射灯其实无关紧要——为什么非得纠结这个?这只是不同的风格。有的人喜欢灯带,有的人喜欢落地灯……
 

R.Hotzenplotz

2018-02-25 08:15:02
  • #5


谁来决定什么是多了,什么是少了?这在哪里定义的?




我们不需要额外的阅读灯。不过也没人问过,也没人提过。


间接照明会在家具摆放好并入住后,根据需要由灯光设计师在最后阶段进行实现。我们事先明确表示不希望用轻质隔墙包覆来做这种间接照明。




这说明你对KNX了解不多。切换灯光场景只需一键操作。如果你不想要也没有关系,但因此抹黑其他东西没必要。




两个灯光设计师和瓷砖师傅(他在多个项目中都表现了很好的品味)都没看到问题。我也专门问过,还展示了大图。但现在这点让我又开始担忧了。




这不是理论。胡说。比如我们客厅今天有顶灯和立灯。很多时候,看电视或舒适坐在沙发上,会有人起身关顶灯,开立灯。为什么用更复杂的KNX自动化形式,有更多灯,更强的调光功能,就不能这样使用?我不理解。




没错,所以我也不理解为什么有人抱怨缺少阅读灯、间接照明等等。


我不会写这些,如果我不想交流。但我觉得遗憾的是,经过专业人士几个小时讨论得出的结果,居然被如此笼统地完全否定了。我觉得这很矛盾。一方面你质疑专业灯光设计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却发现许多不合适的地方。你还觉得如果我没有请那个“胡说八道”的灯光设计师,自己和妻子能完美设计?这我真不认同。




我们喜欢这些聚光灯。灯光设计师不是电工。但他也精通KNX,了解我们的安装情况。他把自己整个工作室都装成了KNX系统,咨询时用平板控制所有灯。我也告诉他各个房间想要的灯光场景。
 

R.Hotzenplotz

2018-02-25 08:38:09
  • #6
关于“许多射灯”,我甚至考虑过移除一些壁灯,改为用射灯来照亮该区域。例如,我还觉得壁灯导致客厅里完全没有空间挂我们的画作。如果坚持要这么做,灯具必须拆除,画作也要通过顶灯来照明。
 

类似主题
01.09.2016基于平面图是否可以实现Smarthome KNX自动化?81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