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加特大都市区的独栋住宅仍然可以负担得起吗?

  • Erstellt am 2020-09-15 00:49:32

Pinky0301

2020-09-17 09:43:36
  • #1

也有这样一句谚语,说人们更愿意用热乎乎的手去给予。在我家里,父母和祖父母也很乐意拿出他们的一部分钱来支持子女和孙辈。
 

moHouse

2020-09-17 10:06:18
  • #2
我基本上可以理解:如果父母有足够的钱并且乐于参与其中,那么这样做也是可以的。
一方面是请求并以此为基础筹集资金,另一方面是父母的自愿支持。

现在讲个大的“但是”:
我觉得这里很多人(不是全部)都很大方地忽略了父母以后可能需要护理这件事!

你们可以算算,一个护理床位每月要花多少钱,自付部分有多高。钱烧得这么快,根本来不及看。
然后很快就会动用到房地产资产。

那时候,那个不需要护理的父母就得卖房子。而这是为了自己能在15年而不是20年还清自己的房子贷款。

所以,如果父母主动提出支持,并且除了已经给的钱之外还有更高的六位数流动资金,我会接受支持。
 

Wiesel29

2020-09-17 10:20:31
  • #3


因此,许多房地产和银行存款会在健康时(五十多岁中期,六十岁初)就转给子女。十年期限的风险其实很低。这是普遍做法,更多是规则而非例外。如果到了年纪大了必须进养老院,通常已经没多少可用来支付费用的资源了。之后费用由国家承担。
根据2020年1月1日的修改,只有当父母收入超过10万时子女才有赡养义务,而且只计算子女个人收入,不包括家庭收入。
 

moHouse

2020-09-17 10:31:18
  • #4
没错。关键是这10年。

但是,这真的是五十多岁的人们中普遍的做法吗?在我的家庭里根本不是个话题。
但我也没有感觉在熟人圈里这是个话题。五十多岁其实是新的四十岁。谁会在那个年龄段考虑护理需求呢。
 

Ybias78

2020-09-17 10:35:31
  • #5


这让我想起那些破产的公司,所有者会把一切转给妻子,以防别人分一杯羹。我觉得这种“普遍做法”同样令人震惊。在这里,国家被故意利用。我有时觉得自己像个外星人在一个父母尽可能依赖子女,尽可能利用国家的星球上,“普遍做法”就是如此。
 

moHouse

2020-09-17 10:44:46
  • #6
嗯。基本上我理解你,Ybias。但谁又愿意把钱白白送给国家呢?尤其是在护理的情况下,情况真的很严重。钱在瞬间就没了,而你之前花了好几个月才攒下来的钱。按照你的思维方式,你也不应该做所得税申报,也不能申报相关费用。

但你当然从整体来看是对的。这导致富裕的家庭巧妙地把钱放到一边,算自己很穷,然后依赖社会保障网。这反过来又导致社会保险基金更加紧张。这最终会导致更严格的赡养规定,这往往会影响到错误的人。

在我看来,只有当孩子的年收入超过10万时才查看他们的财富这一点,是值得质疑的。家庭可能拥有大量的黄金财富等,但单个孩子的年收入只有9.9万。那么财富就不会被触动。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