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确实如此。如果大家都采纳那些善意的建议(净收入的30%,必须靠一份工资支付一切),那么在德国,租房者的数量可能比房主多50%,而我们现有的自有住房者可能都会住在非常便宜的房子里,也就是破旧房子,这样才能保证月供不至于太高。
你会笑,但我们
确实有比自有住房者多50%的租房者。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只有28%的家庭负担得起自己的房子。如果加上共有产权公寓,比例也不过46%,由此可见,有54%的家庭是租房居住。
不过我同意你的观点,认为净收入的30%作为预算确实算得比较保守。我觉得“大家”建议的最高比例是45%——事实介于两者之间……
我们当然很感谢这些建议。但真的到了扣除所有开支后只剩100-200欧元,这样我们才算真正生活在悬崖边上吗?我不这么认为。确实,我们现在每个月也不会剩下2000欧元以上的资金,但依然有一定的缓冲,因此食物和其他开支也能有所增加。
我这里没看到谁说(你们在成本上预算紧凑,但你们每个月仍有XXX欧元的剩余,可以缓冲可能的变化)。几乎就像那700欧加班费被完全忽视了,或者换句话说,如果所有开销后,月底还差不多1000欧元都不够用,那现在谁还能买得起房产呢?大概只有上层的1万个富人了吧。
我会说你的主要问题在于把所有不能归类为“日常开销”的项目都分出去。这样你就看不到这个项目实际有多大,也就无法理解别人最多能给你“300欧元缓冲”的说法。
你算算看(我故意拿低估的数值):
你已经提过幼儿园伙食费 --> 50欧/月
每年围绕孩子(衣服、玩具、安全座椅等)花120欧 --> 10欧/月
每年买一条裤子,24欧 --> 4欧/月
每年买一套上衣,24欧 --> 4欧/月
每年买新内衣和袜子,12欧 --> 2欧/月
每年生日烧烤聚会,96欧 --> 8欧/月
一年两次买好书/两张CD,各15欧 --> 5欧/月
每两年去海边度假600欧 --> 25欧/月
每两年买新鞋一双48欧 --> 2欧/月
每五年买新的笔记本电脑/平板/PC 两台共240欧 --> 8欧/月
每五年买新手机 两台共240欧 --> 8欧/月
每7.5年买两套新轮胎 各280欧 --> 6欧/月
每10年换一件家具 平均360欧 --> 3欧/月
每10年换台新电视/投影仪 480欧 --> 4欧/月
每10年换台干衣机 240欧 --> 2欧/月
每10年换台洗碗机 240欧 --> 2欧/月
每15年买辆新车 1万欧 --> 56欧/月
每15年换冰箱 480欧 --> 3欧/月
每15年换洗衣机 480欧 --> 3欧/月
每20年换炉灶 480欧 --> 2欧/月
以上加起来每月已达207欧元。且这还不包括住房维护的一分钱,这些物品也必须用到规定年限且不能坏。
像换灯泡(甚至直接换灯具)、新餐具、玻璃杯、刀叉、锅具、电脑外围设备、打印机墨盒、打印纸(你能感觉到我在环顾屋子吧?),看电影、外出就餐、带小孩去动物园、给家里或花园添盆栽、新床上用品、毛巾、汽车雨刷、理发、牙医自费部分、小孩爱好、工具、装饰品等等我都没算进去。
你们有3800欧的收入,每月扣除2400欧房租后还剩的钱用来支付1200欧分期还款和180欧附加费。这样实际上你们有1020欧“缓冲”,但所有前面提到的支出都得从这笔钱中扣除。现实是你们的“缓冲”可能只有约300欧。
然后你失业了,按实际净收入(含各种补贴)按2000欧做基础计算,只有67%,也就是1340欧,比此前预算净收入少260欧,那就意味着缺少260欧,这种情况下会非常紧张,前提是先前预算是合理的。
关键是:你们能做到,但确实接近极限。任何意外困难都可能击垮你们。如果你们愿意承担风险——那就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