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热潮怎么样?还在吗?

  • Erstellt am 2022-09-19 12:45:39

Sunshine387

2022-09-20 22:15:14
  • #1
嗯,以前确实要买到一套自住房要容易得多。因为在我们小镇,很多人当时都是和熟人朋友一起花了好多年时间建房,但之后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房子。如今由于成本高昂,还有各种规章制度,这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四十年前那些有手艺的人处境要好得多,因为他们经过长时间后能建起自己的房子。那时候也不必所有活儿都自己干(如屋架、地面找平等),但墙体保温或者砌墙是必须的自家劳动。所以,在老镇中心有很多年纪较大的居民住在真正很大的房子里(< 200 平方米),他们有些职业收入不高(秘书、手艺人、中级公务员),而他们如今在离这里几公里远的新开发区甚至买不起一个小型平房。确实,如今近几年新建住宅区内居住的是一群经济实力强的家庭,这些家庭要么有高薪工作,要么有丰厚的遗产,能为大部分自住房融资。这本身也没错,并不是每个人出生时都应当拥有房子,但应该有人有机会像几年前那样实现买房梦想,哪怕是中产阶级。
 

askforafriend

2022-09-20 22:19:26
  • #2
没机会。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他们连合适的房子都租不起。我是说,抱歉,在这个小镇你根本租不到房子,即使租到了,也得付超过每平方米10欧元的冷租。德国必须表现出团结,a)不开展社会住房建设,b)无限制地接收移民。我很想知道十年后我们的富裕还剩下什么。
 

xMisterDx

2022-09-20 22:20:23
  • #3


这是一种,恕我直言,傲慢的看法。手工艺人从建筑热潮中获益远远没有他们本该得到的多。受益的是总承包商和开发商……如果现在出现“大萧条”,那么手工艺人会破产并陷入老年贫困,而总承包商的老板却在暗自高兴,因为他已经赚够了钱直到退休……

这就像食品零售业一样。60%的人去折扣店,35%的人去超市,最多只有5%的人去高档食品店。
 

xMisterDx

2022-09-20 22:23:55
  • #4


不,并不是那样。以前只是自己动手做的事情多得多。
我们查过这个,依据旧的凭证。我的祖父为他的房子支付了他年收入的10倍……1950年……
如果换算到我们这里,总共是120万欧元……

那时候为什么能做到?

因为他认识无数的工匠,或者家里有工匠,当然他自己也是工匠。
现在呢?根本不行。人们叫园林绿化工来帮他们种20平方米的花坛……
 

Ypsi aus NI

2022-09-20 22:26:02
  • #5
我完全同意!手工业者开出天价。为什么?因为他们能!
在聚会等场合,还要从好几个角度听到‘多么愚蠢’的业主居然什么都付钱。最厚颜无耻的是,一开始给出的报价有多少是不开发票的。全都避税,然后又装‘可怜的退休老人’,抱怨养老金那么少,明明工作了那么多年。对我来说,每个手工业者都该好好被“教育”一番,这只能通过经济衰退来实现。他们身上的肥肉足够多了,该让他们回归现实。
我说过我多么受够了这些手工业者吗?
 

xMisterDx

2022-09-20 22:31:10
  • #6


肥肉顶多是老板吃的,不是那些站在你门口的学徒。
所以请冷静点……站在你面前的手艺人大多是学徒,他完全不能为老板的定价政策负责,也根本得不到好处。
 

类似主题
12.06.2018利用Riester养老金进行融资?30
15.11.2022尽管有欧盟养老金,仍可获得建筑融资43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