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ycraft 2022-09-24 14:18:44#1 所以一栋2000年代建造的、约140平方米的房子,在室温21度且暖气调节良好的情况下,年耗能大约是12000千瓦时。 是的,这个估计很准确。根据我的观察和经验。 虽然这和主题无关,但…… 作为其他国家常见建造方式的对比:一栋位于克拉斯诺达尔地区(南俄罗斯,气候类似北德)的2000年代建造的、约300平方米、室温24度的房子,冬季每月耗能为10000千瓦时。
所以一栋2000年代建造的、约140平方米的房子,在室温21度且暖气调节良好的情况下,年耗能大约是12000千瓦时。 是的,这个估计很准确。根据我的观察和经验。 虽然这和主题无关,但…… 作为其他国家常见建造方式的对比:一栋位于克拉斯诺达尔地区(南俄罗斯,气候类似北德)的2000年代建造的、约300平方米、室温24度的房子,冬季每月耗能为10000千瓦时。
WWilderSueden 2022-09-24 20:57:00#2不过在俄罗斯人那里,行为肯定也起着作用。我的一位熟人在冬天经常把窗户微微打开,并且基本上都是在流水下洗碗。据说在[Novosibirsk]这是很普遍的做法……
PPinkiponk 2022-09-25 10:28:13#3 不过在俄罗斯人那里,行为习惯肯定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我的一位熟人在冬天总是开着窗户通风,而且洗碗时总是在流水下冲洗。据说在新西伯利亚这是很常见的做法…… 她是在新西伯利亚这样做,还是在这里?我猜在德国,这样做的费用会起到限制作用;除非,陈词滥调,陈词滥调, ;-) 她非常有钱。但那样的话,她可能也不会自己洗碗和通风。 ;-) 还有,关于建筑热潮,她打算建房子,还是已经住进了自己的房子?
不过在俄罗斯人那里,行为习惯肯定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我的一位熟人在冬天总是开着窗户通风,而且洗碗时总是在流水下冲洗。据说在新西伯利亚这是很常见的做法…… 她是在新西伯利亚这样做,还是在这里?我猜在德国,这样做的费用会起到限制作用;除非,陈词滥调,陈词滥调, ;-) 她非常有钱。但那样的话,她可能也不会自己洗碗和通风。 ;-) 还有,关于建筑热潮,她打算建房子,还是已经住进了自己的房子?
Ddriver55 2022-09-25 10:57:20#4 她是在新西伯利亚做这个,还是在这里?我猜德国这里的费用会有一定限制;除非,陈词滥调,陈词滥调,;-),她非常有钱。但那样的话,她大概不会自己洗碗和通风了。;-) 还有,关于建筑热潮,她打算建房子还是已经住在自己的住宅里? 她住在住宅楼里,只知道电压(电)是从插座出来的,热水是从地下室流出来的。:D
她是在新西伯利亚做这个,还是在这里?我猜德国这里的费用会有一定限制;除非,陈词滥调,陈词滥调,;-),她非常有钱。但那样的话,她大概不会自己洗碗和通风了。;-) 还有,关于建筑热潮,她打算建房子还是已经住在自己的住宅里? 她住在住宅楼里,只知道电压(电)是从插座出来的,热水是从地下室流出来的。:D
MMycraft 2022-09-25 11:33:31#6 除了,刻板印象,刻板印象,;-) 她非常富有。但那样的话,她可能不会自己洗碗和通风。;-) 不,如果人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账单确实很有帮助。前提是要自己支付。 这在新西伯利亚是很普遍的…… 是的,从小就这样。人们习以为常。就像那些巨大的房子(如果你能从板楼脱身或者从未住过)和到处至少24-25度。因为低于那个温度一切都太冷了。
除了,刻板印象,刻板印象,;-) 她非常富有。但那样的话,她可能不会自己洗碗和通风。;-) 不,如果人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账单确实很有帮助。前提是要自己支付。 这在新西伯利亚是很普遍的…… 是的,从小就这样。人们习以为常。就像那些巨大的房子(如果你能从板楼脱身或者从未住过)和到处至少24-25度。因为低于那个温度一切都太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