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关于窗户位置的信息是错误的,我不会把这种错误当作无知的账单。
我现在慢慢给你讲讲你图片上看到的东西。也就是说,那里缺了一个"k"——你没有
kniestock(膝墙)!
我用蓝色标出了外墙,从这里想象向上延伸到屋顶横梁的顶端。红色表示这里不存在的地脚檩条的位置。它的下边缘和蓝色区域的高度相同,也就是膝墙高度为
0。
绿色线段长度和0的差别仅仅是由于坡屋顶的屋脊所致。这不是膝墙,而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斜线垂线。
如果你从绿色线段的底端开始计算地面结构,粗略估计它还剩下大约12厘米长——但这绝不能让你凭空宣布在88厘米之外有条1米长的线。
屋檐的结构本身是经济的,考虑到当前檐口箱的流行款式,这是
为晾衣绳阁楼巧妙设计的(委婉说法其实是“如果那个混蛋把它当做可用的居住空间设计的话,应该当众退还他毕业证”)。
如果改建不会是非法建筑,设计师在使得隔热获得批准上会很吃力。因为在阁楼没有外墙,要让这个上层附加结构的保温外壳严密,绝不是轻松活儿。
你认为仅仅因为隔热材料厚度而添加在椽子上的垂直木条可以算作对抗垂条,这是错误的,和那10厘米厚的地板绝对是同一来源的谬论。
我觉得这个“现在建造,之后再考虑”的双人公寓阁楼概念不负责任,专业人士本该千方百计劝你们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