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glow
2022-05-20 14:26:41
- #1
我只认为在不把太多钱不可逆转地投入到附加费用中的情况下,中间房才有意义。
我觉得“中间房”听起来总像是“2-3年后我就会搬走”,我同意,附加费用往往很高,让人觉得不划算。但如果这里说的是为四口之家准备的新建排屋,那么时间跨度我认为会长一些(因为可能会考虑孩子上学、有固定生活规律、夫妻双方可能都要继续工作,或者等到孩子离开家)。也就是说,中间房可能会使用10年甚至更长时间。那么我会说,购房相关的附加费用今天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中间”大概想表达的是,不必非得一开始就追求“万能理想房”,而是根据当前实际需求来定,这往往比考虑很多“将来如果……”要少(比如“孩子成为青少年有同学来访”、“奶奶需要一个额外房间”、“我们自己老了”)。不过如果从一开始就不这么做,我觉得也没有太大差别。
依我看,大多数符合这类条件的房子其实非常适合长期居住。所以我对这个词并不是特别满意。
另外,我这边(鲁尔区)排屋的价格多在50万欧元左右。45万至48万欧元之间的房子还有不少(刚好最近又有几个项目推出)。低于此价格的开发商其实只有1到2家,如果暂时找不到合适项目,那就只能等运气了。也就是说,并非到处都有便宜的排屋可买(50万欧元以上的房子比40万欧元左右的更多,有时因为额外的“豪华设施”比如地下室,有时只是地段原因)。如果不注意,很快就会进入“并不便宜的中间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