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现在剩下什么呢?在邻近的一个镇子买了一套新房,在那里也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变动”,幼儿园、朋友、不同的游乐场、不同的环境(是的,是些小事,我知道,但对我来说还是有些意义)。
我理解你觉得这像一次“彻底”的变动,但你也知道朋友并没有因此离开,而且他们的生活也在改变,正如那句老话:“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比如说,你的孩子们也可以从变化中受益,早早学会适应新的环境。我的侄女差点没能完成房屋建造,因为孩子们反对。但孩子们看不到全局,也不应该做决定,因为他们还是孩子。现在,她只会对自己当时的想法感到无奈摇头。
同样地,永无止境地追求更好可能会变成一种上瘾……
我必须接受自己在“我的”地方买不起房吗?
这里显然有两个固定的参数:“买不起”和“我的地方”。
你能买得起什么,或者你愿意花什么钱,只有你自己可以决定,因为每个人看法不同。比如我,喜欢在建筑物里面的住房“愿意”花更多钱,但对外面的空间就不太愿意,其他“消费”更少;但这很个人化。
“我的地方”一直是我感觉舒适的地方,不论是租来的公寓还是自己的房子。现在我住在离以前的房子、出生地、很多朋友500公里外的地方,但我还是在“我的”(新)地方。强行改变或一味变化并不好,就像不安宁一样,死守旧有也不对。
这笔钱可能也会让我害怕和不安,所以我肯定愿意做出较大的调整,改变自己/我们。所谓的万能方法你也找不到。
我的朋友一辈子住在德格洛赫(Degerloch),对我来说不可想象。他总说,因为幼儿园、学校等原因没别的办法。
当然是有别的办法的,我曾经住在100公里外的乡村房子里,他对我有点“嫉妒”,但他自己不想改变。
两种情况都可能,都需要付出代价(不仅仅是金钱),其中之一必须支付,这你并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