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还是建造,哪个更合理?

  • Erstellt am 2019-01-12 10:25:54

berny

2019-01-15 10:39:21
  • #1

嗯,也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我2007年去瑞士工作。那时要汇回200欧元到德国,需要支付1710瑞郎。现在大约是1350瑞郎。你自己算算看……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有长期的走势图……
楼主曾问,是否应该因为担心收入货币贬值而快速建房。显然应该建房,年轻人这很不错。但多年内极快上涨的房价,未来出售时能否回本?也可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巨大的房地产泡沫中。美国或西班牙的情况可以作参考。作为未来保障,投资一款价值不断上涨的古老货币(它至少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许多欧洲其他货币的洗礼)是很值得考虑的替代方案。
但最终,这当然要每个人自己决定。
 

chand1986

2019-01-15 10:52:11
  • #2


我说的是别的事:货币崩溃(比如意大利认真执行),回归国家货币,以及新马克的升值。

从长期看,瑞士法郎到目前为止是升值的。新马克相对于之前的欧元一夜之间上涨30-50%,这使得瑞士法郎相对于这种新货币贬值。和其他所有货币一样简单。你必须用大约2000瑞士法郎买1000单位新货币——长期图表那时还能当卫生纸用。
 

Caspar2020

2019-01-15 11:06:39
  • #3


在那之前,我宁愿用我用瑞郎和美元买到的东西擦屁股,也不愿用森林里的叶子,因为我用欧元买不到任何东西。

德国马克如果重新推出,可能会升值,但这需要整个欧盟/欧元体系彻底崩溃,才可能引入新的德国马克。
 

berny

2019-01-15 11:10:22
  • #4


估计一夜之间根本不可能发生什么,那肯定需要长时间的准备。

可以做个权衡。哪种情况更有可能?

1. 欧洲官僚让欧元“在一夜之间”崩溃?他们承认整个项目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伴随着所有短期的混乱后果?
2. 同样的参与者继续按原样操作?印更多的钱,人工维持南欧国家的生命?通过欧洲央行继续“买时间”?到底买时间是为了什么?意大利人永远不会退出欧元,西班牙人、希腊人和法国人也是如此。反正北方国家总是不断掏腰包买单。从北到南的再分配——当然,这也可以称为团结。

根据你认为哪种情景更有可能,可以采取相应的态度。咱们拭目以待。我个人认为,欧元将继续是一种软货币。美元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除了日元和瑞士法郎之外,没多少稳健的投资选择了。也许是可交易单位的黄金?这也是一种古老的支付手段。但如上所述,各人随意……
 

chand1986

2019-01-15 11:15:39
  • #5


你注意到像德国那样的政策在消费者价格(我把卫生纸算进去)上实际上是通货紧缩的趋势了吗?还有,当黑零不再可持续时,国家介入并不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这一点日本的案例非常明显地展示了出来。

虽然我们是在房屋建筑论坛,但大多数德国人其实并不想盖房子,而是想在超市收银台付款。



欧元背后的理念早已失败。如果像意大利这样比我们更糟糕、损失更少的大玩家采取紧急措施,可能就会一蹶不振了。
或者你想想,在马克龙表现很差之后,法国出于绝望真的选勒庞……
 

berny

2019-01-15 11:17:00
  • #6
哎,有人见过Da Bayer吗?要担心吗en?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