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正如承诺的,这是我剩下的看法:
我们目前正在规划一栋独栋住宅,地块已经有了,规划方案很宽松(大范围的建筑窗口,我们可以建两层带坡屋顶的完整楼层……)。
我们已经与几家成品房供应商沟通过,也经历了预样板过程,本来打算很快决定。我们基本上是外行,但持续收集了很多信息,所以我注意到,在一个提供的平面图里,技术间没有外墙(这对于热泵来说不太方便——对吧?)。
一般来说,人们总说“详细设计”是和建筑师一起做的。我现在开始怀疑,是否更聪明的做法是先找我们自己付费的建筑师做规划,然后再获取成品房制造商的报价,以实行方案?
最近有个讨论,我写了我的经验。看看我是否能附上链接:
简要总结:我们起初也是这样开始的,后来选择了建筑师路线,没后悔。到目前为止,财务上也是收益的。由于房子还没建(很快就开工了……终于……),所以还不能给出最终结论。
但我强烈建议的是:
外部尺寸应该比较确定。也就是说:长度、宽度、高度、屋顶形式。细节调整在完成后做也可以。如果内部墙体稍微移动,对于许多供应商来说不是大问题。
但是如果外观有所改变,某些供应商会大幅加价。
我们认识了附近的几位建房人,他们签了另一套房,别人也说调整没问题——结果价格上涨了五位数。
我们也遇到过这种陷阱。举例来说,有供应商给我们一个挑高踢脚板230的房价报价。我们多次说明不能建踢脚板,要建两层完整楼层后,该公司给了同一平面图两层完整楼层的报价;这一下涨了差不多35000欧元。(另一家公司则只涨了5000欧元。我无法也不想评判其定价或公平性。)
首选采暖技术:我们还未确定是选择空气对空气热泵(WeberHaus 的 Proxon)还是空气对水热泵(Tecalor)。目前较倾向空气对水热泵。上面价格已包含空气对水热泵的费用(相比空气对空气热泵大约贵13000欧元)。
我的通常提醒:
选空气对空气热泵的话,除非投入大量资金,否则只能使用技术限制较多甚至更低效的替代方案(比如红外线加热)。
空气对水热泵则技术更开放,而且无论未来20年流行什么,都容易整合。
(就我们来说,基于多种原因——这只是其中之一——空气对空气热泵不是选项。)
目前面积约180平方米。我们认为160到170平方米其实也足够了,也希望获得如何节省面积的建议。
哎。我更建议从直接合适的平面图开始,或者选小一点的平面图,再根据需求扩展。
缩小的难题在于:只能通过缩减外部尺寸实现。也就是说,房子得变短或变窄。但这样很多功能就会失效。我查过后,虽然发现许多节省潜力,但一旦深入考虑,房间在别处(另一侧或另一层)就不再合理。
不过我其实很确定,160平方米的实际房间需求方案是能够很好实现的(可能要舍弃车库第二入口,因为那占用不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