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独栋住宅 (KFW70) / 加气混凝土与砂灰石 / 选用哪种?

  • Erstellt am 2014-01-31 08:27:19

Bauexperte

2014-02-01 15:44:03
  • #1
你好 €uro,

你说的哪些竞争性要求?是在36.5 AW及以上的情况下吗?

据我所知,整体式外墙结构比带有外墙保温系统(WDVS)的AW更便宜这说法是新的。即使是与双层抹灰结构相比,节省的成本也有限。

莱茵地区的问候
 

€uro

2014-02-02 10:45:35
  • #2
你好,Bauexperte,
这个话题在论坛里已经多次被提及!

1. - 结构力学(承重)
2. - 保温隔热
3. - 夏季隔热
4. - 隔音
5. - 外墙或耐候保护

即使是外行人也应该意识到,这些不同的要求单靠整体墙体结构几乎不可能在细节上完全达到最优。
由此必然引出多层墙体结构的需求,每一层恰好承担其最擅长完成的功能。

一个理想的墙体结构示例如下:

1. 内壳:例如高强度的重质砂加气混凝土或砖(17.5厘米):
优点:非常好的内部热容量,优异的承重能力(不需要特殊的点载锚栓),非常好的隔音效果
缺点:保温性能差

2. 保温层(根据需要/要求选择导热系数和厚度)
优点:非常好的保温效果(结构的主要部分)
缺点:不承担承重,几乎不具备隔音能力、内部热容量和夏季隔热能力

3. 空气层:功能是通过分离实现保温层的防潮,利用通风实现夏季隔热,以及通过静止空气层提供附加的保温效果

4. 外壳:11.5厘米的砖面或重质砂加气混凝土等,带抹灰层
优点:优异且持久的夏季隔热和耐候保护,非常好的隔音效果,非常好的外部热容量
缺点:保温性能差,不承担承重(也不需要)

通常的总承包商/总施工单位在此方面往往在专业和价格上都难以胜任!

此致敬礼。
 

Bauexperte

2014-02-02 13:09:13
  • #3
你好 €uro,

我很欣赏你在TGA方面的投入,只是有时我难以置信你(表面上的)不愿意在隧道的左右两边多想一点。


这是“你的”观点……而你忽略的是,并不存在适用于每个建筑工程的“唯一”外墙结构。例如,一个没有许多细柱子支撑的独栋住宅(占大多数建筑工程)完全可以通过单体墙体结构来很好地实现。相比之下,需要大量混凝土(结构)的独栋住宅,通常采用整体保温系统会更好。毕竟,和往常一样,这也是一个经济性问题。

我前段时间找到一篇1986年的文章,深得我心。这篇论文只是反映了“我个人”对建筑需求的看法;逻辑上我尽量在多数情况下实现单体结构建筑(无论是泡沫混凝土还是大孔砖),即使这经常与我们的建筑师们产生“愉快的”讨论。因为:整体保温总能避免与业主的讨论……显然也避免了与TAG规划人员的争论。

“当阳光照射在积雪中的石头上时,石头周围很快会出现无雪区域,因为石头的比热容较低,在阳光下温度很快升高,从而融化周围的雪。西藏高原的农民利用深色石头、动物粪便和土块的热辐射吸收效应,在播种和收获之间极为短暂的生长期内,使被冻土提前从反射和绝缘雪层中解冻。

约三分之二的高能、短波全球辐射被地球大气层吸收或反射。然而大气层足够透明,使得在不同气候区和住所中,人类、动物和植物在获得足够辐射热的条件下能够生存。错误的高隔热、无实体的纤维网或泡沫结构(空气孔体积高达98%)几乎无法吸收和储存这免费提供的热量。若建筑物理允许的话,那些工业领域的“聚苯乙烯科学家”大概甚至会通过立法,将所有受调节的建筑材料完全禁止就像地球夜晚背光面的屏蔽辐射那样。但幸运的是,行星通过自转和公转周期性地将其表面暴露于太阳这一光辐射和热源。

绝热墙结构,例如高孔“纸板盖建筑”以及轻重构建组合,都是固定不动且不可修复的!当太阳辐射照射到非透光、无绝缘材料的固态(及液态)表面、陆地(海洋)和坚固建筑上时,这些辐射转化为长波热辐射,加热地球(及其大气层)。因此,当外墙厚度增加(单体且加热建筑材料),外墙内外表面温差及其向外散热总体上减少(例如从-7°C升到-6°C)。因此,外墙应当通过其厚度自然绝热,同时——如过去常见——还应借助其低比热容的重量质块双面吸收(全球)辐射,从而实现免费加热。

“整体保温系统”则阻断了这一天赐之礼。自1983年10月中旬起,有一份由砖业几乎“强迫”出台的能耗分析及单体与多孔建筑方式能耗对比的简报正式发布。该简报出版被延迟一年多,实际上等同于弗劳恩霍夫研究所承认,数十年里通过建筑和室内环境信息中心以及对业界的出版物输出了关于高孔外墙高达300%(甚至可能600%)虚假的能耗节约值。

举例:一栋建筑的外墙施加了厚达23厘米的绝缘材料,其整体“世界级节能系数k值”(如“Isorast”公司广告语,其提供不引起背痛的由巴斯夫公司生产的“聚苯乙烯”砖块)达到仅为0.16瓦/平方米·开尔文的传热系数。结果,这栋建筑的采暖能耗远高于采用了传热系数为0.46瓦/平方米·开尔文的空心砖墙体(传热系数差三倍之多),且这种情况是在1983年寒冷且辐射较低的“一月冰月”测量期出现的。

基于如此公认但实属不实的k值差异,如今每位能源专家都将其客户的“软化剂”变成了“整体保温”,无视这些绝热墙体结构寿命和质量低劣的事实。基于该法规计算得出的“更好”k值差0.30瓦/平方米·开尔文,从而计算得出建筑构件热损失降低约70%,采暖油消耗每平方米每采暖期减少约4.5升。人们不禁要问,还能让泡沫混凝土制造商,何况现有32家市场主导的“Poroton”大型厂商,多久继续将塑料聚苯乙烯吹入宝贵的陶土或粘土中,主推那些带有囊状空腔而非良好干燥毛细孔的劣质保温材料和“Poroton T”单一产品(T代表速度)?

Poroton公司管理层和广告委员会的策略应当很快放弃,尽管错误的标准暂时使材料和生产节能以及便携的大尺寸绝热材料得到利用,但从能源经济角度和有损于有竞争力的小型实心砖制造商的利益出发,该公司应当关闭其“妻儿小店”业务,或许借此获得珍贵的粘土矿山。众所周知,36.5厘米厚的外墙由于诸多上述优点,采用体积较小(例如240/115/71或240/115/113毫米)、密度约1600公斤/立方米的实心砖,是忠实的节能者,并且相比多孔砖在健康方面无疑更不可或缺。

“DEN 4108”热保护的实验室绝热值仅适用于干燥条件下测得的材料值,潮湿后(多孔)建材几乎不再具备足够的隔热性能,且这与建筑申请时规定必须使用的干料计算值完全不同,后者的理想数值因壁体受潮而失效,与实际早期含水量状态无可比性。

此外,除了材料的计算热储存和隔热性质外,建筑材料对水分、蒸汽及外力影响的抗性尤为重要。例如与绝缘材料比,实心砖或木材的表现更为优异。又如,瓷砖的吸湿调节水分功能远低于其他如砂石灰砖、浮石砖、气泡砖、膨胀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等现代建材。此外,实心砖(非砖面砖)相较于几乎所有混凝土类型,都具有较低的蒸汽扩散阻力和良好的毛细水分传输能力(冬季向外排湿),因此砖体比其他知名墙材更快干燥与辐射热。

砖的解吸作用是砂石灰砖的约十倍。良好的毛细传导性——包括砖、砂浆(尽量使用石灰抹灰且不含化学密封剂)和涂料——对建材及室内湿度保持在40%-65%的相对湿度至关重要,而后者在采用现代蒸汽阻隔建筑材料、膜和当前绝热墙体结构时,仅靠开窗通风且伴随大量热损失才能实现。虽然砖墙的“呼吸”通过内外气交换改善室内空气量较小,但其“生物建筑”意义重大。砖墙内表面通常比室温低,能通过材料的蒸汽扩散和毛细水输送排出居住者皮肤蒸发物、致病菌、汗液等挥发物,且堆积在砂浆石灰及涂料中的矿物质对病菌有消毒作用,否则这些病原体将在加热室内与尘埃一同飞扬。

绝热墙体,无论外墙、内墙还是结构核心中的绝缘,迄今仍是未解决的气候屏障,常导致明显或隐蔽的湿气损害以及因此产生的能源损失。适当厚度且结构均匀的实体墙则几乎没有这些问题,是忠实的节能者!现有法规对热需求和蒸汽扩散的隔热要求与自然科学规律并不一致。单向隔热宣传洪流如此泛滥,难道不能淹没任何关于真正年度热量损失的真相吗?难道不是很荒谬,自1984年1月1日《热保护条例》实施后,实心建筑业主因改建反而被法律“强制”花钱购买所谓的绝热奇迹,却因这一错误投资而消耗更多能源?因为他们旧有的、可储热的未隔热实体建筑整体上在能耗及生活使用质量方面远优于其他建筑?

众所周知,保温热水瓶不仅能保温,还能防止冰块融化,因此许多“被隔热”的业主甚至六月还得开暖气!此外,诸如至少UF泡沫、矿物纤维(玻璃棉、矿渣棉、岩棉)因其肺可吸入纤维形态被判定为致癌物,我在此宣告至少住宅轻型建筑用绝热墙体方式应该结束。未来在德国联邦共和国,恐怕只会因重量考虑对乘用车、宇宙飞船等采用隔热措施。[I]但住宅外墙会再次采用厚实、实体、无绝热、透蒸汽、无蒸汽阻隔的自然健康建造方式。”

来源:A. Klaus/Arch+

我的认识:写得多么有远见;对于36.5厘米和42厘米墙体结构,我们已经开始……虽然不得不承认这是被布鲁塞尔逼迫的。

问候,建筑专家
 

€uro

2014-02-02 13:40:04
  • #4
指责我不愿意,更多是受你销售相关、因此预设的边界条件所影响,只有坏心眼的人才会想坏! 正确,因此价格底廉者总是首先选择便宜的,不了解持久和可持续的真正经济性!开始便宜,往往最后会非常昂贵! ...没有自己专业的、有依据的意见?依赖模糊销售人员的帮助? 对于研究结果通常有一个简单的建议:是谁促成了这些,谁资助了这些结果?!这就足够充分地解释了结果的展示! 只有盲目和天真者才会基于完全无专业依据的销售报价做出一项将伴随他们20...25年的重大投资决策!

v.g.
 

Bauexperte

2014-02-02 16:20:25
  • #5
你好 €uro,

我本该看得更清楚;你不太能接受逆风


这种印象不费吹灰之力就会不自觉地浮现。


这句话——虽然总体上对所谓廉价者的边界条件来说是对的,但与讨论的问题毫无关系。


我只把这段文字当作我对隔热外墙和整体式建筑方式话题的思考镜像发出。绝无意把它构造成万能灵药……也非专业论证;也不是什么重新发明轮子。


你有没有想到,你这话潜台词是只有你那个被你视为不受影响的观点才是唯一正确的“雅各布”?

你让和你交流变得不那么容易,如果你总是执着于你的计算方式——我又不是工程师,怎么能跟上你?更何况你根本不愿意公开且免费地让本论坛用户理解你的结果?你躲在数字和公式后面?或者你否认——其实非常简单——接受不同意见并非世界末日?每当有一个结论摆在你面前,但不符合你的思维模式时,你总是永远用同样的模式反应——在我看来是不合适的,也有损你的声誉——就像一个叛逆的少年一样回复?

你或许很多面,但好相处的性格大概不是其中之一。

莱茵的问候
 

klblb

2014-02-02 17:17:27
  • #6


这恰恰是99%的€uro帖子的问题。用户很具体地提问,回答通常是:

"唠叨……你考虑过<复杂公式>了吗?唠叨……而且<能源计算深处的某个参数>根本不可能正确……唠叨……所以这个方案完全是垃圾。你绝对应该找个TGA规划师帮忙。

此致

<签名,宣传自己的TGA服务>


€uro,你写了很多,如果相信你的帖子,你也懂很多,但我从来没有从你那里读到过具体的东西。你为什么不发2-3个你认为经常出错的能源证书的示例计算?为什么没有展示你参考资料的主页?

希望接下来的1400帖更有收获。

谢谢,致意
klblb
 

类似主题
19.10.2010Poroton T14 或多孔混凝土气候标准 PP211
20.03.2015Poroton 或 Ytong - 隔热值等?20
25.02.2013加气混凝土还是Poroton还是砂灰石?10
24.05.2016Poroton S9 或 T9 的经验24
23.08.201317.5 Poroton + 16 WDVS 或 36.5 蒸养加气混凝土19
29.01.2014Kfw70 搭载多孔砖和生活用水 WP + 燃气 + 去中心化通风13
15.05.2016Poroton 砖块是填充的还是未填充的?18
04.03.2015实体房屋:哪种石头?Poroton,Liapor/膨胀粘土,Ytong?25
17.12.2015T8 Poroton 在采暖费用方面是否仅显著优于 T12?14
22.08.2019Poroton 砖墙或 Liapor 墙壁 FCN15
08.08.2016独栋住宅 - Poroton 是正确的选择吗?39
04.10.2017波罗顿或石灰砂石43
04.10.2021哪些开发商在SH使用POROTON建造55
03.06.2018保温砖 / Poroton 和隔热砖 - 这是最佳选择吗?21
25.01.2020用于主体结构的材料有哪些(隔热和隔音)?20
01.02.2021波罗顿(36.5厘米)与膨胀粘土实心墙(41厘米)74
06.08.2020内墙是用Poroton还是石灰砂岩?18
18.02.2021Poroton 36.5 或 42.5 珍珠岩或 MW28
22.08.2022使用Poroton砖进行隔热有意义吗?19
17.05.2023相同价格:使用 Poroton monol 的 Kfw55。还是使用 Poroton WDVS 的 Kfw40?31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