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同的配置和不同的施工说明。地基板是否包含在内?土方工程包含到多深?标准中包含哪些卫生设备?包括多少个插座、灯具接口等?楼梯覆盖材料是哪些?木材(哪种?)、钢楼梯、带瓷砖/花岗岩/木材的混凝土楼梯?地暖是否包含在价格内?屋顶覆盖材料是瓦还是混凝土?窗户有哪些性能指标(例如安全等级)?入户门是塑料还是铝制?墙体结构是怎样的(即使是预制房和砖混房之间的墙体结构也存在显著差异)?达到什么能效标准?使用什么暖气?有没有机械通风系统?根据施工说明,哪些事项需要业主自行完成?平面设计能否在不增加规划费用的情况下个性化设计或修改?这只是几个例子。施工说明由成千上万的不同细节组成,每个供应商的内容都可能不同。因此,从砖混房供应商到砖混房供应商,价格差异很大,预制房供应商之间的价格也是如此。选择预制房或砖混房,并不是主要的成本决定因素,而是整体施工说明本身。而这也使得比较不同供应商——无论哪种建造方式——非常困难。这真是一片迷雾,难以理清。然而我们也有经验,预制房似乎稍微贵一些,但我们没有详细比较到足以明确指出。
选择建造方式的决定首先不应基于成本。在相同标准下,它们的差别不大,至少当你选择大型供应商时。从我的经验来看,小型砖混建筑商比大型建筑商更便宜。我们最终选择了与建筑师合作并单独分包(砖混建造),因为这对我们来说明显是更便宜的方式(比找大型总包或小型总包都便宜)。我的堂兄建造了一栋木框架房。他找了当地的木工做了主体结构,其余工种则单独分包。这也比依赖大型预制房供应商便宜。不过,他的房子比我们的贵很多,这当然也是因为他采用了不同的标准(我们是节能条例,他是KFW40)。
选择哪种建造方式,纯粹取决于个人喜好。有些人更喜欢木结构,有些人则更喜欢传统的砖石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