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M 分散式通风系统经验交流

  • Erstellt am 2011-04-03 16:11:21

C&C

2011-10-09 15:47:07
  • #1
现在有一些用于清洁中央控管住宅通风系统的设备,其中部分甚至已经取得认证。我认为控管住宅通风系统的情况与家庭一般清洁相同。如果你不打扫你的家,比如说5到10年,你的孩子也可能因此生病。

去问问谷歌姑妈:
1. 输入搜索词“CleanSafe 控管住宅通风”
2. 点击第一个结果
 

jothaler

2011-10-30 14:26:33
  • #2
你好,

关于风管的卫生问题:

大多数情况下,风管是钢板风管,因此不易发生霉菌或类似问题,因为金属表面不利于细菌大量繁殖。
此外,细菌繁殖也需要有相应的基础。大多数系统还配备了非常好的过滤器。

依我看,商业建筑中的风管是免维护的。
公共建筑可能情况有所不同,尽管我也从未见过风管被清洁。

此致敬礼
 

cengi

2012-01-05 03:30:52
  • #3
我更倾向于分散式设备。

我的观点源自我的逻辑,它说:

宁可在独栋住宅里装8台外墙设备,总共也许只有三米二的管道长度,

也不愿意用一台中央设备,管道长度为10、20、50或70米,肯定不容易清洁,甚至可能长期无法保持清洁。即使有清洁手段,什么时候清洁呢?按照固定间隔,还是先做内窥镜检查?我可不想知道15年后管道里是什么样子!这倒是值得做个实地试验!也许可以为通风管道设计一个小型UPUAUT。在金字塔计划中,这个设计卡住了。=)

而且空气必须在更长的距离内被推动。

如果一台设备坏了,整个系统不会像中央系统那样全部瘫痪。

外墙设备容易接近,也方便维护。

甚至可以根据经济状况,逐步为各个房间安装外墙设备,只要事先布好管套和电气系统。

我还想说说效率问题:

许多人喜欢用公式、专业术语和非常精准的计算与理论来讨论。

问题是,这一切都是理论,难道有人真的相信他的外墙计算出来的传热系数为0.15,外墙实际就一定是这个数值吗?

我敢说实际偏差可能高达50%。

比如:瑞士认为木材的保温效果比通常估计的好约40%(至少明显更好),各教授争论正确的数值,也就是“智者之数”,并把这个值用于原子物理的相关公式中,而德国的数值则不然。

嗯,瑞士人在许多方面确实比德国人做得好=)。

开玩笑的,谁真信瑞士木材好那么多?这只是因为不同的专家和学者“计算”出了这个值。

对木材有了解和使用经验的人会告诉我,这全是胡扯。

恐怕砖块保温材料等的参数也一样。

供热设备效率和性能计算可能也如此。

我每天都见到业主们争论他们的墙体传热系数是0.22还是0.23。

如果真想搞清楚,最好在15年后打开带防潮层的框架墙,检测矿棉保温材料的受潮和腐烂情况。

或者问问亲友,他们使用了多少能量,满意哪家公司的材料和技术。

那时你会看到当初购房时所谓的墙体传热系数到底值多少钱。

一位建筑技术工程师曾告诉我:

规划和使用的材料与设备必须至少在市场验证15年以上。

头15年不幸是“实验兔”时期。

想想石棉这根神奇纤维!

或者林丹、Xyladecor、Sunmachine这些东东。

谁知道我们还会遇到哪些建筑材料或供热技术的坑。

我只能说,建造房屋时,应选用那些被证明有效、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材料和技术。

整个行业都被保温、技术和节能热潮带动,导致人工与材料比例变成约25%对75%,而不是约50%对50%。

我在想,是否一丝不苟的手工建筑工作,在房屋施工中价值不亚于,甚至远胜于所谓的特殊材料和特殊技术,这些技术可能只是被某些推销团队装配进来,以及无穷无尽的计算与公式。

买房是出于情感,遗憾的是,并非出于理智!

显然许多业主不愿听真话。

他们想听他们梦想的房子有多棒,有多好,多节能,多快多便宜建成。当然,还要听说他们必须多快签约,这样高昂不合理且无从辩解的销售佣金才会快速流入。

建造是一个艰苦、压力山大、极具负担的过程……也许是年轻普通家庭生活中除死亡或疾病外最严重的事件。

因此,任何人都不应在这上面玩弄手段。不管是专业销售商、规划师、施工企业、还是产业界,甚至没有人应该这样做。

满分6分,

完全偏题,抱歉。

我也会接受LTM。
 

TomTom1

2012-01-05 17:29:43
  • #4
早上好!

我理解怀疑态度——但不理解结果。我家里也有20个分散的外墙设备,管道长度不过分——这些设备被称为“窗户”;15年前就已经有了。

在LTM设备的说明中,我没有找到关于效率的信息——也没有发现可能不准确的地方。

亮点是以下说法:“由于换气率低,室内(夏天)比开窗通风时更长时间保持凉爽。”
这也把低性能美化了一番。所以我最好根本不通风,室内会更长时间凉爽。

我之前在其他地方已经表达过对分散式系统效率的怀疑。如果现在性能还不如开窗通风,我甚至看不到理论上的优势——除了卖方的利益。

因此,夏天我主要在晚上进行有效的通风(和制冷),冬天我放弃几百分点的热回收,因为投资、耗电和噪音污染很可能抵消了这些收益。

祝好,
Tomtom。
 

selbstzahler

2013-04-20 13:46:06
  • #5
出乎意料的响亮!我们在一个卧室里安装了一台带有双重控制SL-K的LTM 1230。第一次启动时,我注意到设备非常吵。选择并交付该设备的安装工对此也感到惊讶。针对我的抱怨,制造商的一位销售人员给我打电话,并用熟练的语言解释说,只有第一级(共三级)的噪音等级适合睡眠。在制造商网站上,这一级的噪音标称为21分贝(A计权),而卧室的法定限值是24分贝(A计权)。主观上,这个噪音级别也非常大,至少对我来说,无法保证安静的睡眠。我的退货请求被拒绝了。结论:风扇对我来说毫无用处,钱白花了。
 

类似主题
05.07.2012受控住宅通风 - 是还是否14
24.12.2012在这种情况下,受控居住通风是否明智?10
11.10.2017外墙的强度12
24.05.2015KfW 55 木屋 - U 值:墙体 0.18 - 屋顶 0.1617
03.07.2016窗户的U值 - 差异15
25.06.2016室内墙体的U值有多重要?12
09.09.2016控制的住宅通风,夜间仍然开窗71
03.04.2018新建KfW55,配备燃气、太阳能和带热回收的控制居住通风系统43
13.04.2017窗户的传热系数(U值):1.3 - 升级是否值得?16
19.02.2018冬季受控住宅通风,干燥空气,如何应对29
31.12.2018代替太阳能热能的带热回收的可控住宅通风?30
07.05.2020外墙的U值为0.26——这样可以吗?13
18.12.2018受控住宅通风系统的规划/设计 - 最大管道长度12
28.01.2021HAR/技术尺寸是否足够?13
26.02.2021(上升的?)湿气 基座 / 外墙11
15.02.2021通过斜屋顶铺设受控住宅通风系统的通风管道12
31.05.2022在新建筑中,暖气片是否必须总是安装在窗户下方?41
13.06.2022受控住宅通风系统的公寓通风系统能进到棚子里吗?11
14.03.2024包括绝缘层的安装水平——对外墙绝缘的影响?12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