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房公司供应商名单

  • Erstellt am 2024-02-12 11:21:22

Rübe1

2024-02-13 09:17:31
  • #1
所以,说小型木结构建筑多是在70年代流行这说法其实是谣言。我认识不少人,早在30年前甚至更早就开始使用通风系统建造,那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词怎么写。至于热泵技术,我就更不提了。或者说透气性墙体结构,这才是王者的领域。1-3可能还算可以,但真正懂木结构的建筑师目前还属少数。而且我也不能总是把传统的实心结构设计照搬到木结构上。如果想用木材,有时候1-3的设计可能就完全不适用了。更妙的是,当实心结构成本飙升时,就让木结构来解决问题,哈哈。
 

saerox89

2024-02-13 10:54:19
  • #2


我外行的看法只是不同而已。但如果没有意义把这些内容放进表格里,我还是会相信你们的。我原以为这很简单,可惜事实并非如此。



不仅仅是直觉或者网络上的胡扯。对我来说,已经有几个原因偏向木结构预制房了(施工周期短,房子暴露在风雨中的时间更短,更高的质量保证,相比现场逐块砌筑而言)。



谢谢你!我并没有查找市场领导者。但我当时确实很相信网络上的那些胡扯,也就是看了一些YouTube频道和相关网站的说法。



你说得对。汽车比喻对我来说有点牵强,也太抽象了,至少不太好直接套用到房子上。这个比较还是要自己去做。但我觉得一个人做起来会有难度,信息得先掌握到。所以我当然希望这里能先获得很多信息,好规划下一步,比如去找建筑顾问。

关于类型房/目录房这一话题我还处于比较初学阶段。我不太能想象这些房子如何直接套用到特定地块上,也不想仅仅因为某个建筑商有合适的类型房平面图就选他。但也许也不一定非得这样?
 

WilderSueden

2024-02-13 13:07:04
  • #3

最终,你用这样的比较转移了对更重要问题的注意力。没有人阻止你在墙体构造时设定一些要求,例如不要泡沫塑料。但不切实际的是用一个包含每家公司50个打勾项的Excel表格来比较墙体构造。最后你可能会打上千个勾,排除掉20家公司中的2家(这根本不需要表格就能完成),然后在剩下的18家公司中你依然是在比较苹果和梨...


忘掉建造时间这个话题吧。预制房虽然搭建得快,但最终真正重要的是从建筑许可到入住之间的时间。而在这期间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发挥作用,最重要的是具体建房商的施工进度。预制房如果你得等10个月才能拿到房子,且建房商组织混乱,那有什么用呢?实际上,两种建造方式的建造时间相差无几。质量问题其实也是如此。

我建议你一开始别看任何目录。先列一个清单,把所有你认为重要的东西都写下来。房间数量和大小,可能还有朝向……然后让这张清单随着时间逐渐完善。然后你可以拿目录里的户型图来跟这张清单对比,这样比单纯看漂亮的效果图更能帮助你做决定。
 

ypg

2024-02-13 13:21:08
  • #4
我也可以反驳这些观点

甚至有人说,交付时间不是10个月,而是18个月。

在这段时间里,已经铺设的地板板有时已经长满青苔,或者实体房已经入住了。
同样,在房屋建造的48/72小时内,木材可能会极度潮湿——甚至比经常通风的实体房还要严重。
好吧,墙面抹灰可以防护。但在楼上不时会使用木质结构。

当我看到实体毛坯房时,我能看到错误。但成品墙我不知道里面用了什么材料。

是的,阅读,提问……你来对地方了。

说得简单!我认为,尤其是有了互联网之后,我们的生活与50年前大不相同且受其影响,这不可行。毕竟人们想知道现在建造了什么样的房子。只是必须放下执念,不一定要把某张图片完全照搬成家。因为一天后你可能就忘了它,被新的特色吸引了。Pinterest上可以很好地看到这一点:很多内容被收藏了,但几乎再也不看了。
 

11ant

2024-02-13 15:46:05
  • #5

哦,你提到阿尔蔡,是不是在想Massa House?……无论如何,我们会帮你找到合适的房子。

Gussek Haus 是一家木结构公司。但你提到了Steiner的 Viebrockhaus,他们最激烈的对手就是Gussek Haus,简直就是Steffi对阵Boris。


你是不是发了外部链接,被删了?


我经常会推荐我认为值得信赖的同事,我个人觉得“专家”这个词几乎成了骂人的话。但如果别的专业人士自称是专家,我就认为他们自己不觉得被侮辱。根据你的描述,你应该指的是Beuler先生和他的合作伙伴“a better Place”。我还不完全清楚他们具体是集体还是联盟,不过我认为他们能力值得推荐。他们很适合和“装配式房屋专家”合作,但不限于木结构,甚至不是专做“装配式”房屋。依我看,他们价格合理,服务内容充足。如果你需要,我可以给你更多推荐联系人——你知道怎么找,我也多次提过这些。我只能重复:我们这行的人多得很,几乎要闭着眼才能错过他们。


那种“ 提醒”的建筑师喜欢承接第1到第4阶段的任务,因为拿到盖章后就免责了,可以掩盖自己的能力不足。虽然不绝对,但那些预算无视的“艺术家”非常躲避第5阶段。你的误解是认为仅提供第1到第3阶段的建筑师可能是同一类人,这个判断逻辑上合理——谢谢你的提醒!但实际上,如果业主(即使抗拒建议)想找总承包(至少是木结构的那个),第1到第3阶段通常是最实用、最符合市场的工作范围。建议至少在第2和第3阶段之间做好规划(最好也做出决策)。


我很乐意大笑。没有哪种建造方式天生更便宜,或许EH40的木结构工艺更经济一些。很多建筑师不够灵巧,左撇子更少,这点你说得对。木结构师之间也不是完全兼容,木结构建筑师最好接受你选供应商体系的专门培训——石结构建筑师也是一样。“石头搭石头”,石头X的设计图往往也能套用到石头Y。第3阶段本质上是“决策之后的阶段”,这也解释了它在建造流程中的位置。


你误解我了。我说的是他们工业化流程的成熟度,绝不意味着他们建旧式墙体。其实他们的安装层比“大牌”竞争者还常见。


不痛不痒,而且对一名(有执照的)助理医护来说,这是日常操作。


……而且该表格脚注比列还多。


那就和线下网络谣言、酒桌闲谈或者药房手册差不多。装配式建造的时间是唯一更短的,而ISO 900x GTI 16V和各种消费杂志的“认证”你石结构房也能获得。谁拿什么许可,取决于各自市场部门。一般本地建商(无论是砌砖还是木工)不愿意办证,也不代表他们工作差。


真正质量领先者线上一般没大幅广告。你得通过熟人介绍或者跟踪满意客户找到他们。


建议越早越好(围绕购买或预订土地),别忘了:建筑师本身也值得推荐,尤其是你亲自找到的,不是总包转介的。


如果你土地已经属于自己,建筑所有者当然可以不选开发商。目录房按照出现频率多少,主要优势是系列化模型——如果你按Meier目录选了Müller模型,那基本没有优势。选对合适的基础模型很重要——这时候自由顾问(可以是建筑师)会帮你。“正常家庭”(2大人2小孩;儿童/客人/办公房三类房间总和3间)和符合11抗地基规则的地块,目录模型一般都合适。偏离这个模式时,就应“询问建筑师或自由建房顾问”。尤其如果偏离意味着“三孩加家庭办公”,且基础模型按平方数“匹配”了大小,就容易进入类似于自己设计但住复杂楼层的挫败循环。
 

saerox89

2024-02-13 16:17:59
  • #6


谢谢!这里确实有很多Massa Haus的房子,因此这个名字在这里非常有名。但我现在从建筑业主那里听到了太多关于DFH集团的负面消息,所以它一直是我负面的例子。



谢谢你的澄清!
 

类似主题
11.02.2015独栋住宅的成本规划,包括土地、附加费用、建筑师32
01.04.2015土地可用 - 建造2.5层建筑的前提条件!16
13.08.2016土地的变动或固定融资?11
17.04.2017凭我们的收入,买地和建房可能吗?43
05.10.2018先买地然后建房 - 经验 / 建议?26
13.02.2019这是混凝土车棚吗?还是木制/铝制的?40
03.11.2019Massa Haus GmbH 来自西默恩的房屋合同 - 准备10
20.06.2020房屋建造 - Massa Haus 有限公司还是替代方案?10
18.01.2023建筑师工作阶段1-4 - 需要哪些文件?33
12.10.2023混合外墙 / 可更换外墙 壁结构15
13.11.2023目录房屋或与建筑师自由规划12
12.07.2025带地下室的新建单户住宅(坡地)19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