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我不知道我是如何作为发起人开启这个讨论帖的;参与用户的不同观点无疑都很有趣!
在我的工作中,我只知道业主选择建地下室的三个原因:
[*]"没有地下室的房子不算房子"
[*]职业上的必须
[*]地块的地形
在此讨论中,我认为被忽视的一点是,无论是使用型地下室还是居住型地下室,都会因土方开挖而产生可观费用。如果找到一个承载力足够、土壤压力至少为200 kN/m²且土层均匀的原生土壤,成本*还*可以控制;但如果地形偏离此要求,*可能*会大幅增加费用。因此,仅将地下室成本局限于所需的人工和材料脚手架费用,是看的不够全面的。
以下我描述一个带部分地下室的建设项目;附带了对客户无害的图片资料。基础是我们的报价单,我会定在合理中间值。
独栋住宅,居住/使用面积280平方米,交付时作为完整成品房屋,带有覆盖的露天座位,2014年节能条例标准。
天井,抹灰处理,尺寸14.48 x 14.46米,部分地下室9.28 x 10.46米
净高地下层2.75米
WD地下室
部分彩色抹灰
彩色窗户(单面贴膜)
混凝土楼梯
带热回收的控制居住空间通风系统
电动卷帘
光伏预留
洗衣下投系统
不锈钢烟囱
油漆及地板铺设
平屋顶
固定价格€429,000.00
(含地下室开挖及旁侧堆放费用为€65,000.00)
独栋住宅交付总成本/平方米:€2,166.00;使用型地下室成本/平方米(目前):€793.00
附加成本 建筑附加费用 (建筑附加费用)
建筑附加费用
套餐1
测量师含测量图、定位测量及最终测量
建筑附加费用
套餐2
施工电、施工用水供应
建筑附加费用
套餐3
完整表土的清运,需为干净土壤
完整挖方的清运,需为干净土壤
填充砾石的运输
未经筛选并平整的母土运输
清理场地,处理自然堆积物
砍伐并运走一株根部
建造堆放区
覆盖地块前最多50平方米的道路
建筑附加费用
套餐4
从房屋到地块北边界的污水排水管铺设及检查井制作,DN 1000,深度至2.00米
从房屋到地块北边界的排水管铺设
建筑附加费用
套餐5
露台、停车位及车道区域铺装,最大50平方米
施工铺装基础,提供和安装暗灰色路缘石
铺装面施工及搅拌,材料价值最高25€/平方米,例如“Kann La Tierra”
制造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的同材料平台,带边石围栏
套餐1至5总计 €37,400.00
由此可明显看出,地下室成本远不止最初的施工费用;土方工程额外开支相当可观,因开挖土方无法储存在地块内。更困难的是用地必须从后边界进行接入;对此费用本文未计入,因为不具有代表性。
相比之下,一个经典独栋房屋的当前规划如下:
独栋住宅,居住/使用面积160平方米,交付时为完整成品房,抹灰处理,
9.00 x 10.00米,带加固的底板,2014年节能条例标准
内置山墙屋顶
彩色窗户(单面贴膜)
钢木楼梯
分散式通风系统
电动卷帘
光伏预留
油漆及地板铺设
固定价格€302,000.00
地基新建项目建筑附加费用1至5包为€33,000.00(因后方建筑)。使用型地下室包含开挖及旁侧堆放费用为€41,000.00。由于土壤报告刚刚委托,我尚无法针对土壤状况及土方工程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发表意见。
独栋住宅交付成本/平方米:€1,887.50;目前使用型地下室成本/平方米:€594.00
在前一个示例中,地下室仅作为使用型地下室;第二个示例中,改造的阁楼28.16平方米同时可用作居住和使用面积。
上述示例仅谈及使用型地下室;若地下空间用于居住,必须调整热源装置以满足所需功率,设置居住窗户和第二紧急出口,配置类似地面以上的装修。整体上,居住地下室成本不低于地面上相同面积。
作为比较:一座尺寸2.96 x 8.96 x 2.45米的预制车库,带门窗朝向花园,带分段车库门及必要的条形基础,目前价格为€10,500.00;折算每平方米约€396.00。车辆处于干燥状况,使用面积约9.00平方米。
基本上,我可以断言,地下室的需求只有在非职业必需或者地形不相关时才会缺失,而这些情况通常是地面面积规划未符合实际需求。网上有些案例声称地下室造价为€300.00/平方米,我希望能对这种简化的说法做一些澄清;还有另一种网络谣传(地下室游说),称地下室费用*最多*占建筑总价的10%。我也不认为无地下室独栋住宅只能贬值出售。未来几年,建房时不带地下室可能会成为常态,因为地质风险不可忽视,建材价格持续上涨。
因此——在我看来——非常重要的是制定一套按需求设计的规划;例如,设立家务间于主要产生脏衣物的位置。对某些业主来说可能是底层,而对于家庭往往是上层楼或阁楼。我是否需要地下室?如果需要,打算怎么用?是否需要办公室——这在教师和大量居家办公者中很常见——就应考虑阁楼;斜坡下的隐蔽门也是存放材料的好处所;技术空间也可以以较低额外成本迅速隔断建造。
我也时常看到有人提及未来规划——老年时应在一层居住——那么如果有地下室那该怎么办?除非我很少见底层设计不破碎(有趣的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卫生间,常在这类规划中被忽略),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是否真的要局限于最坏情况?如果发生(我祝愿每人皆无此情况)生活状况变化怎么办?按经验,最近几年资产房产多在晚年出售,人们转向改变居住方式,改小型住宅(产权公寓),或者为有孩子的新建房考虑带小套房。常见是父母把房产留给子女,自己则转为租住,这也许不是愚蠢的决定,尤其当现有物业带有大量需养护的花园。
莱茵区的问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