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生态友好的方式生活?

  • Erstellt am 2025-06-09 16:36:37

nordanney

2025-06-10 09:11:16
  • #1

疯狂。你是我认识的第一个这样做的人。

有了孩子,我每天可能需要一整筒洗衣机的这种小毛巾——一天可能有30到40条。真疯狂...
 

wiltshire

2025-06-10 11:18:13
  • #2


很高兴我们能在这里关注这个。
俗话说,只有知道自己港口的船只才会迎来幸运的风。

另外,这个帖子因为好玩的洗衣边缘话题变得更加有趣。

你写某事“没有用”,还以你是科学家的身份为依据?在私人家庭中,“用处”不是一个科学概念。心理学确实是一门科学。作为科学家,你本应该清楚你的交流会产生的影响。现在“居高临下”地排除元层面,并给感到被攻击的人照镜子,这对科学家来说有点太廉价了。或者,这其中真的带有些情绪吗?

每天换西装的人?我认识很多,我曾经也这样做过。每周每天穿不同的西装。只是西装不会穿一次就送去干洗,而是悬挂着让形状“恢复”一些。一天忙碌后必须洗衬衫,我是不得不这样做的,否则下次穿时,我会担心自己会成为对周围环境嗅觉上的折磨。
 

nordanney

2025-06-10 11:48:38
  • #3

我的观点也是这样理解(也是这样写的)。穿过后送洗。晾挂/通风,必要时用挂烫机蒸汽处理。

我觉得牛仔裤的话题也很有意思。每次穿完就换。我的牛仔裤脏了才洗(几乎所有衣服都是这样)——大概4到6周左右。别现在拿卫生大棒说事儿。这是很正常的时间(除非你刚在烧烤或篝火旁待过什么的)。

是的,合适的衬衫内衣可以帮忙。
不过在视频会议三小时后,“人们”不用马上把衬衫扔进洗衣机。
 

Aloha_Lars

2025-06-10 12:08:25
  • #4


我怎么会做银行家的呢,半年来才把西装送洗一次。我一定让周围的人很难相处。
 

wiltshire

2025-06-10 12:38:01
  • #5
你大概是个“酷人”,而像 和我只是“臭人”。
 

chand1986

2025-06-10 13:48:35
  • #6
我写那句关于科学家的话,并不是因为我想定义“用处”,而是因为我只是写了我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我没有任何隐含的意思,没有潜台词,没有模糊可解读的内容。我的陈述和问题就是如实写出。 家庭中也存在用处,即资源投入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但因为“结果”是一个主观概念,所以这里的用处也是主观的。我正是基于这一点提出了问题。 是的,确实带有情绪:愤怒。 稻草人论证是一种我经常遇到的常见修辞手法。这也是一种“职业病”。 当然,我自己决定我的文本应该有多元化或者不元化。还能是谁呢? 另外,我理解你的“元”评论,是你建议我更具接收者敏感性,考虑那些我自己不自觉使用但仍然能被发现的元层,并相应地调整我的文本。 是这样吗?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