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融资:数字合适吗?

  • Erstellt am 2017-10-02 09:05:30

chand1986

2017-10-04 11:31:27
  • #1
回到孩子们的话题上:



不!!!

从纯经济角度来看,建房子是反养老。

其他关于空间、生活感受等理由我可以接受。但养老这点完全是扯淡。

如果你用储蓄计划按理论上的还贷金额一直存到退休,用来投资带有一定收益的东西,你为退休准备的钱会比房子多得多。单从钱的角度来看。
用23万自有资金建一栋180平米的房子的话,可能相当于用这笔钱去融资买1到2栋多户住宅用于出租。或者用这笔存款建立一个股票组合,或者投资ETF,或者将这些混合以降低集中风险。那才是真正的养老准备。

另外,那些认为自住房能作为养老准备的人,往往低估了房屋价值贬值和持续费用(30年平均算上所有必要的修理和翻新)。举例说:



如果你用计划的还贷金额在退休前积累实物资产,存下的钱肯定远超每月300欧元。而且你们似乎也忽略了上述的价值贬减、修缮和各种费用?

我不想被误解:如果房子和一切相关的事物能给你带来生活质量,那么建房是合理的。美好生活远不止经济上的正确选择。
但请不要以经济利益作为建房的理由,因为它根本不存在。

纯粹从数字来看,你们设想的融资方案是可行的,我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arnonyme

2017-10-04 12:07:20
  • #2


那么,如果你们现在的冷租金有这么高的储蓄,我完全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要来这里问意见。更何况你们还是公务员。你们完全可以每月还款2000欧元。
这样贷款还能远远在退休前还清。

以这样的条件,我肯定不会有睡眠问题。 ))
 

HilfeHilfe

2017-10-05 07:12:25
  • #3


完全同意。

如果显然有钱可以做兼职……

孩子们被丢给奶奶/爷爷带。当孩子们长大后,会惊讶地发现他们和祖父母的关系比父母更亲近。

我们朋友圈里也有这样的“自由精神”。也会出现那种孩子很开心之类的套话。丈夫根本不会照看孩子。你几乎看不到玩具,因为一切都必须整齐有序。

现在去做一周的邮轮旅行,当然又不带孩子,孩子们呆在奶奶那儿。

为社会干杯
 

chand1986

2017-10-05 10:17:25
  • #4
这对发帖人确实非常有帮助。

两个人甚至还不确定是否要孩子。然而职业规划却很明确。是否要孩子,如果要,又如何兼顾,目前还完全没有规划。

但即使如此,那完全虚构的、根本不存在且可能永远不会存在的生活计划被撕得粉碎,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正确的做法,而且肯定发帖人会“做错”。

你们到底有没有脑子?

仿佛在公务员职位中,双方都有弹性工作时间和居家办公的条件,却找不到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早期育儿的可能性,即使没有传统的育儿假!

而且这根本就不是议题。发帖人虽然能轻松负担他们的梦想之家,但在其他方面犯了每个常见的思维错误(比如贷款找银行而不是房东,养老规划),这是人人都会犯的错误。

对于讨论参与者而言,重要的是弄清楚,如果这些经济上的错误论点被摒弃,发帖人是否还会想要“他们的”房子。因为那样的话,就没有任何理由反对贷款,收入和自有资金都是合适的。

相反的,是对还不存在的事情不断抱怨。德国人就是足球教练、联邦总理和模范家长。

向这帖子的典型德国人致敬!

-----

具体对发帖人说:如果有人明确(让你清楚)这笔买房是经济上的亏损交易,根本不是养老规划,反而恰恰相反,你们还会贷款买这个大房子吗?只有基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才能帮助到你们。
 

ypg

2017-10-05 12:17:41
  • #5


我现在不明白,为什么那些明明想要孩子的女性(男性)会抢别人的培训岗位。这完全是浪费。这些女性(男性)本可以在学校教育-结婚-组建家庭的过渡期,在工厂轮班工作赚到不少钱,然后再生孩子。

你注意到了吗?

我觉得 的观点完全合理。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决定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有些家庭和亲属关系,还有某些职业,处理起来会比较好或者比较难。
当一位在职的祖母肯定没有时间每周照看一天孙子时,一位退休时间充裕的奶奶可能很乐意这样做。这是双方相互给予和接受的过程。

社会循环就此闭合:组建一个家庭并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家庭。幸好,妈妈站在灶台旁,爸爸去外面工作这样的角色分工已经不存在了。人们并不是在工作中消磨时间,而是在通过工作赚取收入。正如Alex或其他人之前说过的:对于孩子来说,肯定有比一直依附妈妈更有趣的生活方式。有时我们也得反问,是否其实是妈妈才更依赖孩子。

不过我也得承认,部分母亲无法应对工作和养育孩子的双重压力:工作上的忙碌、家中的忙乱,以及总觉得自己无法付出全部而心怀愧疚。但她们必须自己认识到这一点,或者说她们需要自己判断是否有能力改变对自己不健康的情况——即使仅仅是以更从容、更低要求和放弃职业发展的方式。

育儿假无疑是合理的,通常只有身处那个角色后,才能真正理解相关规定的价值。



我看到这些话很震惊:几乎全是贬低和酒吧闲聊式的口号,没有任何关联。
如果孩子开心,那很好;如果哭闹,那就糟糕。我不认为孩子被强迫送去奶奶家是为了让父母工作。
丈夫:他是否能和孩子相处,与他的工作无关,而是与他的个人特质有关。
玩具:即便“你们的自由魂”那里乱七八糟,玩具到处都是,也会有人说:他们不整洁,没有时间管教,罪魁祸首肯定是工作。

而且夫妻俩都应该多带幼儿去度假,这样他们也能作为夫妻相处。孩子不会因此受到任何影响。

这种观念多半来自嫉妒,因为自己没有邻居家庭那样舒适的条件。


一切都合适。数据也不错。不过我会写得更简短一些。这通常在多年后能带来时间上的收益。
 

Evolith

2017-10-06 06:23:39
  • #6
我们也是一种家庭模式,双方父母都全职工作。我们的孩子现在的情况并不比那些被托儿所五小时后接回的孩子差。
兼职模式在很多情况下是为了父母的良心。确实每天少工作一小时很好,但老实说,我会把这小时投入到固定的家务清洁中,然后像平常一样接孩子。

是的,养一个孩子并不昂贵,初始装备可以以很少的钱买二手的。但是!必须考虑父母假期。我们俩收入都不错,但我是主要收入来源。因此,我们必须为轻松的时光留点钱。
另外,不能低估托育费用。根据地区不同,照顾0到2岁孩子的费用可能高达800欧元甚至更多。即使有儿童津贴和雇主的儿童补助,也无法弥补这些费用。
不过这不必打乱整个计划。只有当考虑要孩子时,才应该大致计算并记住,或许需要提前储蓄一点钱。
 

类似主题
23.03.2009资本是否提供融资10
01.05.2013无自有资本/现有消费贷款/融资可能吗?11
25.12.2014我们的资金足够支付房屋贷款吗?45
14.05.2016购房:融资(有/无自有资金)24
23.03.2021你们会进行这笔融资吗?138
20.06.2016自雇收入在融资中的经验?12
13.08.2016土地的变动或固定融资?11
30.08.2016建筑融资 40,000欧元自有资金,绑定于产权公寓29
27.05.2017现实还是幻想?(无自有资金购房)95
27.08.2018比较建筑融资优惠——哪个更现实?33
21.11.2018通过住房储蓄合同融资?18
21.07.2019融资可行还是我们承担过多?140
08.02.2020作为自雇人士的融资28
18.01.2020注入自有资金还是完全融资?20
18.07.2020用6万自有资金建房可行吗?33
02.01.2021融资评估。是否需要向银行提供全部股本?19
01.07.2021融资 / 股本 / 附属公寓 - 基本思考48
07.06.2023现在融资购买土地还是继续积累自有资本?28
25.10.2023房屋建造融资:可以还是最好做出削减?24
09.06.2024与孩子的融资,补贴,育儿假,试用期19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