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fgard
2019-06-02 21:30:52
- #1
“规则”其实是没有的。
正如我之前写过的:
关于巴伐利亚州的建筑儿童补贴,有一份“指导方针”……也就是法律固定规定,里面详细说明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在联邦层面没有这样的东西。资金支持的条件来自“KfW说明书”。
之前并没有限制说“与一个家庭成员一等亲属之间的销售”不再享受资助。
因此,这只是在说明书中作为“澄清”被补充进去的……仅此而已。
依我看,如果这只是澄清,那应该从以前就适用,而不是从5月17日起。
但大概出于“信赖保护”,旧申请应该还能通过。
正如之前所说,说明书里现在仍未写说中介购买会导致排除资格。
严格来说也可以据此主张:“说明书里没写。”
KfW认为这是一种“民事法律上的规避”,之前在5月17日之前亲属之间的销售本来也可以采取相应措施。
我没像鲁道夫那样觉得特别严重(我投入的资金也没那么多)。我们本来就会买这处房产,建筑儿童补贴当然是尤其有五个孩子的我们一个不错的“福利”……不过我们没把它作为硬性计算。
我想这可能是区别所在。我们本来就会这么做。如果鲁道夫之前的行动也是“本来就会做”的话,他也不会这样激动。建筑儿童补贴也只是个“福利”。当然,如果整个“Zinoba”是为了获得建筑儿童补贴而做,而房产否则绝不会被购买,那确实有点问题。
现在对我们来说没有这个补贴了……只能这样还贷。
我们还是节省了不少钱。父母九年前“为”我们买了这房子,我们通过租金还款。现在估计增值了20万欧元。
如果我们现在真是第一次买外来房产,可能要掏40万欧元,建筑儿童补贴85,000欧元也救不了太多。
这样的话,我只用还10万欧元就好(相当于建筑儿童补贴实际上帮国家还清了这房子)……那就只是“不错”而已。
如前所述,我对“欺骗”总是有不同看法。只要拿到了资助,那就是书面上没有欺骗。
关键是KfW怎么审核。
父母购买是很容易证明的。
通常,真的“作弊”或“骗到补贴”的人,会非常狡猾地操作,不容易被发现。
参考住所登记的情况。
正如我之前写过的:
关于巴伐利亚州的建筑儿童补贴,有一份“指导方针”……也就是法律固定规定,里面详细说明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在联邦层面没有这样的东西。资金支持的条件来自“KfW说明书”。
之前并没有限制说“与一个家庭成员一等亲属之间的销售”不再享受资助。
因此,这只是在说明书中作为“澄清”被补充进去的……仅此而已。
依我看,如果这只是澄清,那应该从以前就适用,而不是从5月17日起。
但大概出于“信赖保护”,旧申请应该还能通过。
正如之前所说,说明书里现在仍未写说中介购买会导致排除资格。
严格来说也可以据此主张:“说明书里没写。”
KfW认为这是一种“民事法律上的规避”,之前在5月17日之前亲属之间的销售本来也可以采取相应措施。
我没像鲁道夫那样觉得特别严重(我投入的资金也没那么多)。我们本来就会买这处房产,建筑儿童补贴当然是尤其有五个孩子的我们一个不错的“福利”……不过我们没把它作为硬性计算。
我想这可能是区别所在。我们本来就会这么做。如果鲁道夫之前的行动也是“本来就会做”的话,他也不会这样激动。建筑儿童补贴也只是个“福利”。当然,如果整个“Zinoba”是为了获得建筑儿童补贴而做,而房产否则绝不会被购买,那确实有点问题。
现在对我们来说没有这个补贴了……只能这样还贷。
我们还是节省了不少钱。父母九年前“为”我们买了这房子,我们通过租金还款。现在估计增值了20万欧元。
如果我们现在真是第一次买外来房产,可能要掏40万欧元,建筑儿童补贴85,000欧元也救不了太多。
这样的话,我只用还10万欧元就好(相当于建筑儿童补贴实际上帮国家还清了这房子)……那就只是“不错”而已。
如前所述,我对“欺骗”总是有不同看法。只要拿到了资助,那就是书面上没有欺骗。
关键是KfW怎么审核。
父母购买是很容易证明的。
通常,真的“作弊”或“骗到补贴”的人,会非常狡猾地操作,不容易被发现。
参考住所登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