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中谁有失能保险?

  • Erstellt am 2015-10-11 12:10:06

Payday

2016-02-23 21:25:36
  • #1
我故意选择不买职业伤残保险,因为我认为我长期职业伤残的风险非常低。我已经考虑了常见的情况,几乎没有什么能证明需要长期职业伤残赔付。

作为ING的员工,我收入高于平均水平,且作为前学生,我习惯了(在紧急情况下)用很少的钱生活。此外,职业伤残保险只支付国家养老金和约定金额之间的差额。而且大约有40%的理赔是要诉诸法律的,因为保险公司当然不想支付。

我算过:
我支付30年,每年12个月=360期,每期50欧元(对于职业伤残保险来说确实不多)=18000欧元(不计利息或其他费用)
如果发生事故,保险每月赔付500欧元(因为剩余部分国家支付),假设我把每月50欧元存起来,可以存3年(36个月)的钱。再加上一年等待期,以及实际上并不一定需要全部500欧元,这些存下的钱足够支撑5年,之后职业伤残保险才真正有意义。

事实上:如果真正长期职业伤残,买职业伤残保险绝对有用。但大多数人只是暂时不能工作(比如因病康复等),他们其实可以靠存的钱生活。

也可以这样理解:任何保险都是基于支付给客户的金额和发生概率来计算价格的,结果对投保人来说总是不划算(所谓赔率)。因为保险公司想赚钱,且有管理成本。
任何风险保险本质上像买彩票,只是你为中奖风险买了保障。(中奖概率很低,但赔付金额高)

是否值得买,得看个人决定。但有一点肯定:如果买,越早买越好!!!!
 

Vanben

2016-02-23 22:49:46
  • #2
你凭什么认为私人职业失能保险的养老金会和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抵消?!那是不对的。可能需要缴税,因为总额超过免税额,但其他人也都是这样。

你说的“还要等一年才算”的意思是什么?一份(好的)保单即使职业失能后来才确认,也会溯及既往支付。同理,对于“暂时性职业失能”的情况,一份好的保单只要预计你至少会失能六个月,无论你是在两年后、十年后,还是永远不能回到原职业,都予以赔付。

每家保险公司都会以盈利为目标,这是没错的,否则这个体系根本无法运作。但买保险不是为了赚钱,所以这个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根本的问题总是“如果发生某种情况,我能否自己承担经济风险?”回答“能”的人不需要保险(典型例子是单身人士不需要风险寿险)。当然,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回答。

关于诉讼:签约前仔细查看条款,完全可以关注(或聘人关注)相应表述,避免日后麻烦,至少保证胜诉。这里存在一种奇怪的心态——整个论坛里有成千上万的帖子,人们花数月甚至数年时间,确保在建房时不犯任何可能造成几千或几万损失的错误。但面对动辄数十万的保险问题,却人人避重就轻(私立健康保险就是好例子)。后果往往得不到保障,于是才有“我认识某人,保险公司拒赔”的故事。

我不喜欢保险公司,对大多数产品态度非常怀疑。但确实有些“生命风险”,我认为有必要保障。那些是国家强制的,比如失业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和光伏保险(或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还有私人责任险和职业失能险……作为父亲,自然还要买风险寿险(特别是背负房贷时)。这些风险,没有亿万资产的人根本无法承担。可以安慰自己:“不会轮到我”,从统计上来看大多数人确实无事,但若你不幸遇到,就必须非常清楚后果……类似“500欧元,按通胀算可能变成X金额”的计算方式是错误的做法。
 

larina

2016-02-23 22:55:01
  • #3
我们也都有一份 BU([und eine Risiko-Leben folgt in Kürze])。同样,还有一份公证的预防授权书和病人意愿书。我避免风险,想在发生损害前尽可能做好所有保障。
 

Holeshot

2016-02-24 10:23:28
  • #4

我们这里是在建房论坛,所以我假设你正在建房、已经建好房子或打算建房。我认为仅仅因为作为学生时用很少的钱生活过,就声称现在还能用少量的钱生活,这是不负责任的。
职业病保险确实有禁止不当得利的规定,这点没错。但是在计算保险金额时,一般会考虑(大约一半的部分)残疾养老金。
 

Vanben

2016-02-24 10:46:06
  • #5


现在BU中不再有利益禁止。保险公司可能只是为了不让BU对投保人财务上更有吸引力,才会将其他潜在的保障权益纳入计算。以前确实有过有人因意外保险而遭遇严重事故的案例。

编辑:纠正了半真半假的说法
 

Holeshot

2016-02-24 11:17:44
  • #6
没错,我的错。既然你提到了,我也想起来了。我认为保险公司不太可能接受一份养老金明显高于收入的职业失能保险(BU)。
 

类似主题
12.06.2018利用Riester养老金进行融资?30
15.11.2022尽管有欧盟养老金,仍可获得建筑融资43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