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常认为新的标准是一把双刃剑。
从理论上讲,能源效率确实有助于保护环境并实现较低的附带费用。然而,使用大量被视为有害废物的聚苯乙烯泡沫板/挤塑板等材料来进行隔热,其实一点也不合理。但其他原材料实在太贵了。
对于获得补贴的KFW 40房屋来说,太阳能光伏系统是必须的。从理论上讲,这个想法不错。许多小型(理论上)绿色能源生产者可以成为长期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案。由于销售额的提高,光伏模块也变得更便宜且更高效了。但是,如果购买1千瓦时的电价为30欧分,而只能以7欧分出售,这些系统就没有盈利。大多数模块来自中国,因此其环境影响和对工人的生产方式令人质疑。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些模块是否能使用20-30年。如果不能,我很确定那时已无法提出质保要求,因为那家公司恐怕已经不存在了。
对于大多数新标准,我感觉国家只是希望市场能够自行调节并找到解决方案。然而,这实际上效果并不好,或者只是以公民的代价为代价。许多规定彼此冲突,大多数规则的受益者是国外,而不是德国本身。
整体而言,自我付出劳动的意愿明显下降。但也必须说,立法和许多制造商让人们越来越难以自己动手。需要的规定和许可多得令人难以承受,而以前根本没有这些。此外,人们对自己动手的“恐惧”被极大地煽动。感觉听闻的都是必须由专业公司完成,因为自己做非常关键、困难或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