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Alex85, post: 177496, member: 30017"]如果亚马逊开始卖房子,半年内它们会成为行业领先者。[/QUOTE]
不,呵呵:我脑海里正浮现出人们理所当然地订购房子试穿,然后免费退货,因为他们其实不喜欢瓷砖 *笑出声*
[QUOTE="wpic, post: 177475, member: 26645"]也可以很简单地找个建筑师,把所有真正紧迫的问题都问他,[/QUOTE]
在这种情况下不行,因为我正是想比较现成的供应商,也就是说,我只把有目录的实体建造商纳入比较。我的重点不是建筑师作为“第三方”的角色,也不是实体建筑对比木构建,而是不论材料,从系列产品供应商的角度做一个横向对比。同时不仅关注产品,也关注信息的质量,包括其实用性。
[QUOTE="wpic, post: 177475, member: 26645"]一些FH供应商的高端型号,在建筑和节能方面也很有吸引力,那时价格已经达到让建筑师参与设计变得有吸引力的水平。[/QUOTE]
我也完全同意,我从未认为成品房必须通过价格差异来区分,无论价格向哪个方向差异都不必然反映价值。建筑师的工作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因此也有相应的价格(不论是单独计费还是包含在总价中)。它也与具体建筑项目有很大关系,仅仅复印一套图纸复制一个标准房是不会节省费用的。必须适合具体地块,这还是个个案问题。
因为我除建造时间外看不到原则差异,我把成品房制造商视为“和其他建造商一样的承包商”。很多实体建造商都有他们自己的“规定”。有的只用膨胀粘土,有的只用泡沫混凝土,第三种用石灰砂石,我所在地区膨胀凝灰岩仍然很常用,还有些只用特定的砌块。我看到有人说“我只采用自有配方制成的夹芯墙体,夹芯核心是结构木材”,这和有人虽然有完全自由选择材料权利,却只钟爱一种材料、拒绝其他材料有同等价值。对此我持这样的看法。
[QUOTE="Sascha aus H, post: 177480, member: 28561"]墙体结构?可能没人感兴趣。[/QUOTE]
恰恰相反:根据我的看法(“也是个建筑商,只不过用的建材种类不同于石材同业”),墙体结构(更重要的是关于它的信息质量和可获得性)确实是性能说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墙体结构是推动成品房朝向个性化设计趋势的关键话题:随着被动房标准/节能条例/KFW政策的发展,成品房制造商必须全面更新房型设计,因为今天没有人能以90年代在保温层与墙体厚度比做到领先实体建造的地位沾沾自喜。于是喊出了“自由个性化设计,放开手脚”的口号。
[QUOTE="Sascha aus H, post: 177480, member: 28561"]也许是为了获得更便宜的贷款的KfW标准,但如何实现?我觉得大多数人对此不感兴趣。[/QUOTE]
这点我完全同意(遗憾的是如此)。
[QUOTE="Sascha aus H, post: 177480, member: 28561"]我觉得你批评的那些无内容目录, ,正是大多数不找建筑师的建房者所需要的。[/QUOTE]
我并没有一概批评目录无内容——这并不适用于大多数。初步信息当然可以省略细节,而且大多数厂家已经相当不错,即使二十页的资料也能提到所有关键点——我并不指望光开关和门扣生产商的内容会被列出。令我尴尬的是,正是那个最迟出资料的厂家,用一本笨重的册子,除了废话基本一无所述,而其他竞争对手资料的总重量也比它少。
我曾批评一些实体建造商资料中内容贫乏,但只是口味层面:拼凑抄袭的设计——暂且不论版权问题——而原本可以凭借自家具体工程呈现更丰富的建筑方案,我觉得这很没必要,令人惋惜。但他们至少提到了房屋的建材构成。
.
在讨论“建筑师设计房还是成品房”之前,我想先提醒一下我最初的问题。我关心的是:
- 你们收到的供应商信息,是纯粹的吸引眼球的简要介绍,还是包含可用来做“头脑决策”的信息?
- 无论你个人如何评估重要事实的“十大”排名,这些信息是否清晰呈现或被隐晦隐藏?
- 你们觉得这些宣传册是让你像比车或贷款、保险一样比房子,还是只是说“我们对摄影师很骄傲——但请别问我们的配方是什么”?
我收到的大多数信息质量还算满意,至少除了那个厚重书册的供应商之外,其他的都关注了当下人们、当下土地上的现代房子,而没有给我这种毫无用处的“未来城市规划哲学”,那东西就算只考虑地块,也只有某些建设协会才干得了。那家让我对2017/2018年单户住宅建造者的信息包完全失望,堪称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