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空心砖无通风系统建造?

  • Erstellt am 2012-10-17 20:26:36

kamnik

2012-10-25 17:33:32
  • #1
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不应该被过分重视;一切都是次要的。

我想知道;为什么有人会把这种东西当作创新来推广?



这对一个让自己安装这些平屋顶/被忽悠安装这些平屋顶的建筑业主来说是个问题。某个阴沟里总是积水。为什么要建成这样?
每个老工匠都会摇头——现在人们为建筑设计颁奖,而以前这些设计只会被称为谷仓、干草棚。

或者为什么明知道防腐处理六年后明显失效,还要把栅栏竖直钉在房墙上?
为什么花费超过15万欧元投资于包含通风设备在内的复杂采暖系统,而这些系统30年后完全报废?等等等等。

老工匠们也不是傻子,大多数房子至今坚固耐用。在我看来,有些所谓的创新反而是倒退,而不是进步。

题外话:为什么砖结构建筑需要通风系统?
根据我的论点是不必要的。

支持的论据?
 

Shism

2012-10-26 11:21:41
  • #2


这曾是你开始这场酒桌讨论前的话题 ^^



请多讲讲……砖块到底是如何抵消热量的?你确定砖块不会吸热吗?
绝热对夏季防暑是坏事吗?



什么意思? ^^



如果我打开窗户让冷冬空气进来,室内湿度会怎样?会升高吗?
在绝热新房里用加湿器代替通风?因为那里空气湿度太低?
你觉得通风系统的任务是加湿室内空气吗?



你能不能也告诉我你对养老制度和欧元的看法?这肯定是个有趣的周末读物。

结论:只能希望没人听你的这些建议……
我自己也不喜欢用泡沫板隔热……但你讲的部分内容明显是危险的胡说,因为你显然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你用你78年老房子的经验显然不能套用到现代新房!

对装有通风系统且隔热良好的房子来说,舒适度也很重要……冬天不用冷着身子去厕所,早上也不用哆嗦着点瑞典炉取暖……室内要等30分钟才暖和起来,那我早就出门了……
你们冬天为什么总去泰国?是不是你们冷冰冰、通风透风的房子让你们不舒服? ^^



新建的几乎密闭的房子里,湿气经常产生……洗澡时、做饭时、植物、住户、建筑材料都会产生湿气……
空气湿度会持续升高……
要知道,温暖的空气比冷空气能储存更多湿气……当温暖空气接触更冷的建筑构件,空气冷却,湿气就会析出。比如窗户内侧起雾,因为它们通常是老房子里最冷的表面……
如果墙体里或墙体表面发生这种情况,就是霉菌的温床……

问题不是湿度过低,而是湿度太高!所以必须开窗换气,让外面冷而干燥的空气进入,降低室内湿度……

但由于不能总是这么频繁和长时间开窗换气,装通风系统能保证把潮湿空气排出去,引入新鲜空气……

你的老房子问题是,它实际上一直在通风(因为不密闭),所以室内空气非常干燥……你心爱的瑞典炉也起作用……所以你才需要加湿器……
 

Bauexperte

2012-10-26 12:23:12
  • #3
你好,


当你把个人意见拿来讨论时,不应当当作事实来推销。你在这里所表达的,顶多是未经深思熟虑的——对于非专业建筑外行人来说——危险的胡说八道。


这是针对一种特定生活状况量身定制的设计;你复制了我个人主页入口处一户住宅的视图。这些视图只是一个立方体的示例。


实际上,很多你认为“老派”的大师们都制作了这类危险的设计。同样,他们对单户住宅暖气能耗的“估算”也是如此。我认识不少这样的建筑师,并且“感谢”他们让我有了不少额外且不必要的工作。目前你那些“老派”大师中的某人又决断性地选择安装了一个功率比计算多3千瓦的热源——以防万一。尽管完全没有必要——暖负荷计算本身支持的是较小的热源,但若按他们的方案装置,业主要多花5-6千欧元。关于“老派大师”的话题就说这么多。

这里有一份针对平屋顶指南的解读,供对建筑外行感兴趣的人参考:

"自2008年10月起,新版平屋顶指南已被强制执行,较
2003年9月的旧版发生了多处重大变化,例如
在适用范围、防水规定、材料等方面有调整
其核心规则参考了DIN 18531标准,针对非使用屋顶
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调整

但所谓的基本规则依然保持不变,这些是屋顶工匠行业完整
规则体系及所有规划和施工原则的基础
包括了如防水、封口、屋顶坡度、嵌入部件、基层结构等全部术语定义。文中反复出现的情态助动词及其含义也在基本规则中规定

而新版平屋顶指南中被修订的专业规则,包含了规划和施工中经过实践证明
在相关专业领域既理论正确又工艺可行的操作方法

当我们从专业规则的适用范围谈起,会发现,除了原本适用非使用区域,适用范围延伸到了使用区域,其依据是附带说明,专业规则也涵盖了
针对非受压水的防水措施。但条件是必须遵守DIN 18195标准,
该标准在第3点中明确了使用屋顶及区域的防水规定。"


如果业主使用“道格拉斯冷杉”而非云杉,并对表面进行养护的话,这种说法就不成立了。但——这又回到了你身上——道格拉斯冷杉当然更贵。

"道格拉斯冷杉(Pseudotsuga menziesii)无疑是德国和中欧最重要的外来树种之一。
在冰河时代之前,同属Pseudotsuga属的一个姊妹种也曾在本地区存在。
由于北美大山脉南北走向,道格拉斯冷杉种类奇迹般地度过了冰河时代。
因其良好的工艺力学性能和较高的天然耐久性,以及具有类似落叶松的装饰性外观,
道格拉斯冷杉兼具承重和装饰功能。
经过适当的表面涂装保护,道格拉斯冷杉在户外环境下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I]但在与土壤接触或长时间高湿条件下,道格拉斯冷杉的耐久性较差,需进行加压防腐处理。"


欧洲议会也有请愿委员会——包括布鲁塞尔。你可以在那里提出你的问题!


不全是,确实如此——但我仍然更喜欢非常老的教堂或大教堂建筑师,胜过你所一概称颂的那些“老派大师或建筑师”。

此致敬礼
 

o.s.

2012-10-27 13:27:37
  • #4
你好 Fabian,
我先把爆米花放一边,跳过这场虽然有趣但由 kamnik 带点误导性的讨论。我不是专家,但明年我将启动一个由总承包商负责的建房项目,也有类似的疑问。小提示:除了带珍珠岩填充的空心砖外,同一厂家(Schlagmann, Wienerberger & Co.,品牌名 Poroton)还有带矿棉填充的砖,U值为0.08,且价格明显更低。
以目前作为标准的36.5厘米墙厚和0.07或0.08的U值来说,你可能达不到或仅勉强达到目标。有人可能会建议墙厚至少42.5或49厘米。对于砖,材料价格几乎与墙厚成正比,这意味着你需要多投入几千欧元。此外,设计师在保持相同住房面积的前提下,需要相应增大地基板和屋顶(屋架,瓦片等),通常会根据外部尺寸的增大收费。墙体加厚(36.5厘米对比49厘米)对于一个10x10米的房子,会使地基面积增加5平方米。请预估这5平方米的成本大约等同于每层增加5平方米居住面积共计10平方米。你们的房屋设计师或总承包商那里,10平方米的额外成本是多少?

我的担忧是:对于砖混结构的房子来说,KFW 40 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挑战。即便考虑节省的能源费用和能源价格上涨,你从 KfW 银行获得的 KfW 40 标准补贴也绝不会补偿你的额外投入。那为什么要选 KFW 40 呢?

通过 KFW 153 项目,你最多可以获得5万欧元的低息贷款。此外,二级抵押让你的自有资金有更多缓冲。但超出 KFW 70 标准的任何提升,几乎不会改善你的财务状况。

可以。所有新建房屋都必须满足法定要求并且严密(门窗漏风测试)。这意味着你很可能需要通过窗户通风,比你目前住的地方通风更多。这没人能禁止你。
 

karliseppel

2012-10-27 13:55:18
  • #5


完全同意
 

kamnik

2012-10-28 12:09:55
  • #6


夏天站在一个预制房屋里,然后再站到一个砖房里,外面气温40摄氏度的夏天。
预制房屋里热量积聚,只能通过昂贵的空调排出。
砖房则没有这个问题,因为砖块有足够的冷却效果。因此根本不需要空调。夏天几周的时间,用空调简直是大材小用(投资与成本/效益比)。
所以我在南欧绝不会建预制屋或者低能耗屋;
为什么还要装昂贵的空调,
一是用了20年就成废物,
二是还要不断维护(过滤器),
三是耗电,
这些都是营销手段。
比如瑞典的情况就不同了。那里的冬天寒冷甚至极冷,夏天最多20摄氏度。那里不需要空调;甚至预制房也不需要,因为30,000欧元就可以买到红色的140平方米的房子。



这是个普遍误解。冬天开窗是因为嗓子痛,人们被误导认为室内氧气不足。
问题正是如此。
问题是暖气会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引起嗓子痛/不适时,人们就开窗了。
通过放置小型加湿器,可以提供足够的室内湿度,不必总开窗,因为空气中氧气含量通常足够。
但这也取决于采暖方式。如果Chief/Bullerjan燃烧体积中的氧气,就必须补充;但只需一个小装置,带进风管和风扇,不需要开窗。

过度隔热反而会导致角落发霉,比如1980年建筑的卷帘窗组合构件,其管壳会漏风。不幸的是,这也可以忽略,因为把空调+维护费+能源费和多余燃烧的成本做对比。
即每年多用1吨硬木砖燃烧换20年空调,仍然便宜。
可以心算。这是一种暗示,想让屋主相信“投资后能省钱”。
但如果把支出和节省相比较,很快会得出结论,花了很多钱。问题是,20-25年后设备报废,一切重来。

所以特里埃斯特角落的葡萄酒农又转向陶罐了。为什么?前面说过了!



当然,投你的钱到黄金、钻石、原材料证券,分散投资。
我不会买寿险。钱存在银行,短期的。
另一部分存在瑞士银行,租储藏柜,不买投资品,如此税务机关无从查验,无资本收益就无税务要求。
德国会变得无趣,市场正在变化。30至40年后只能忘掉法定退休金(预测),
肯定会有统一退休金,但大家只有三位数数额?
有不同看法的就乖乖投资、消费、买贵房吧?人又不是活在斯大林主义中。



我的老师曾教过我经济学入门。
现在学校不教,这是骄傲和颓废的开端。
今天表现正常的人是无聊鬼。傻乎乎地把钱扔出窗外才算是王者。(见银行危机)



我把80年代建筑技术中的很多东西搬到现今。
有些鉴定师视频证明,聚苯泡沫隔热的疯狂是有理有据的(国家资助+20-25年后的废弃处理同样有补贴)。
这几年相关课程涨价数倍(见Sto等)。

舒适度是件事。冬天若总是只穿T恤在屋里是潮流,但你会比穿带鹿角扣的蜱虫养殖大衣耗费更多能源,那时设置20摄氏度就够了。
还有,2012年起的合理调控系统可定时,不用颤抖着穿过走廊,自动降温就能做到。
如果规划者能设计标准的小空间,而非客厅厨房组合沙发套装满是蒜味,那通过Chief/Bullerjan/瑞典炉,很快能补偿8摄氏度的温差。
可是人们越来越娇气?冬天去户外露营变硬朗,早上用冷海水和普通肥皂洗净下体?



一听到“几乎密封的房子”,我就开始紧张。
自70年代起就有墙体通风口,厨房也有排气装置作为标准。
为防止凝露,窗帘会关上(电动,按钮操作,遥控/服务器远控)。

更大问题是过度绝热。当地鉴定师报告大量霉菌侵染……不是老旧建筑……而是翻新后的超级窗户+超强隔热几乎完全密封的建筑。这空气进不去,人们想省钱,结果就是霉菌。



加湿器即使在300年历史的旧农舍里中央暖气+局部温控系统下也必须要用。湿毛巾挂暖气片你没法调节,加湿器可以调。

我认为问题在于额外隔热层,使居室完全密闭;见幕墙狂潮。

要装空调的话?就得多建25厘米做管道和检修空间(混凝土楼板里装泡沫,再做防火处理)。
不然你又得对着30×30的洞口折腾几个小时。

结论:低能耗房只算得上规划师赚钱工具。

为什么房子尺寸是10×7.6,或屋檐干脆做小了,只为更漂亮或透进更多光(能源)?
原因(根据展会采访,非官方)是:“……其实就是省材料,少一立方米,少一平方米,就多赚一千欧元——这是真相。”

建筑不是科学,建筑必须有本事。阿拉伯人如果看屋子不好,会把建造者斩首。这是质量保障!
 

类似主题
12.05.2014KfW 70 无通风系统107
08.07.2012KfW 70 通风/排风系统10
17.02.2015KFW 资助合理 / 能源顾问,建筑监督?10
23.10.2016隔热,节能条例,KFW 70 / 55 / 40 - 你们的经验31
03.07.2016窗户的U值 - 差异15
25.06.2016室内墙体的U值有多重要?12
25.01.2017根据2012年标准的KfW 70吹风门测试?15
13.04.2017窗户的传热系数(U值):1.3 - 升级是否值得?16
20.02.2018基于供热负荷的热泵计算公式18
13.06.2018KfW 70房屋的能源顾问费用为2,500欧元?29
19.07.2018新建项目采用哪种KFW标准和技术45
07.05.2020外墙的U值为0.26——这样可以吗?13
16.02.2019尽管有通风系统,窗户仍然起雾49
25.08.2020鼓风门测试结果(n50=1.13)49
06.09.2019使用通风系统时是否不再允许打开窗户?15
18.04.2021KfW 55 - 通风系统 是/否?- 经验222
18.10.2020窗户和门的安装不符合标准28
07.08.2021新建建筑中中央空调的费用32
04.11.2022KfW 55 吹门测试结果21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