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多说说……砖块究竟是如何补偿热量的?你确定砖块不吸收热量吗?隔热在夏季防热方面是否不好?
夏天站在一个预制房屋里,然后再站到一个砖房里,外面气温40摄氏度的夏天。
预制房屋里热量积聚,只能通过昂贵的空调排出。
砖房则没有这个问题,因为砖块有足够的冷却效果。因此根本不需要空调。夏天几周的时间,用空调简直是大材小用(投资与成本/效益比)。
所以我在南欧绝不会建预制屋或者低能耗屋;
为什么还要装昂贵的空调,
一是用了20年就成废物,
二是还要不断维护(过滤器),
三是耗电,
这些都是营销手段。
比如瑞典的情况就不同了。那里的冬天寒冷甚至极冷,夏天最多20摄氏度。那里不需要空调;甚至预制房也不需要,因为30,000欧元就可以买到红色的140平方米的房子。
冬天开窗引入冷空气时,屋内湿度会发生什么?会升高吗?是吗?还有,在有隔热的新房里,是不是用加湿器代替通风?因为那里湿度不足?你认为通风系统的任务是给室内空气加湿吗?
这是个普遍误解。冬天开窗是因为嗓子痛,人们被误导认为室内氧气不足。
问题正是如此。
问题是暖气会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引起嗓子痛/不适时,人们就开窗了。
通过放置小型加湿器,可以提供足够的室内湿度,不必总开窗,因为空气中氧气含量通常足够。
但这也取决于采暖方式。如果Chief/Bullerjan燃烧体积中的氧气,就必须补充;但只需一个小装置,带进风管和风扇,不需要开窗。
过度隔热反而会导致角落发霉,比如1980年建筑的卷帘窗组合构件,其管壳会漏风。不幸的是,这也可以忽略,因为把空调+维护费+能源费和多余燃烧的成本做对比。
即每年多用1吨硬木砖燃烧换20年空调,仍然便宜。
可以心算。这是一种暗示,想让屋主相信“投资后能省钱”。
但如果把支出和节省相比较,很快会得出结论,花了很多钱。问题是,20-25年后设备报废,一切重来。
所以特里埃斯特角落的葡萄酒农又转向陶罐了。为什么?前面说过了!
你能谈谈你的养老体系看法吗?还有欧元?这应该是个有趣的周末读物。
当然,投你的钱到黄金、钻石、原材料证券,分散投资。
我不会买寿险。钱存在银行,短期的。
另一部分存在瑞士银行,租储藏柜,不买投资品,如此税务机关无从查验,无资本收益就无税务要求。
德国会变得无趣,市场正在变化。30至40年后只能忘掉法定退休金(预测),
肯定会有统一退休金,但大家只有三位数数额?
有不同看法的就乖乖投资、消费、买贵房吧?人又不是活在斯大林主义中。
总结:只能希望没人听你的建议……
我的老师曾教过我经济学入门。
现在学校不教,这是骄傲和颓废的开端。
今天表现正常的人是无聊鬼。傻乎乎地把钱扔出窗外才算是王者。(见银行危机)
我个人也不喜欢聚苯乙烯泡沫隔热……但你讲的部分是危险的胡说八道,你显然不了解这个领域……你在1978年房屋的经验不能应用到现代新建房屋!
有通风系统和良好隔热的房子舒适度也很重要……冬天不用冻着上厕所,早上也不用寒颤着点瑞典炉……等房间30分钟后才热起来,我早就出门了……
你们为什么冬天总去泰国?是不是冷、透风的屋子让你们待不下去?^^
我把80年代建筑技术中的很多东西搬到现今。
有些鉴定师视频证明,聚苯泡沫隔热的疯狂是有理有据的(国家资助+20-25年后的废弃处理同样有补贴)。
这几年相关课程涨价数倍(见Sto等)。
舒适度是件事。冬天若总是只穿T恤在屋里是潮流,但你会比穿带鹿角扣的蜱虫养殖大衣耗费更多能源,那时设置20摄氏度就够了。
还有,2012年起的合理调控系统可定时,不用颤抖着穿过走廊,自动降温就能做到。
如果规划者能设计标准的小空间,而非客厅厨房组合沙发套装满是蒜味,那通过Chief/Bullerjan/瑞典炉,很快能补偿8摄氏度的温差。
可是人们越来越娇气?冬天去户外露营变硬朗,早上用冷海水和普通肥皂洗净下体?
在新建、几乎密封的房子里不断产生湿气……洗澡时,做饭时,植物,居住者,建筑材料等……
湿度不断升高……
需要知道暖空气比冷空气能存储更多湿气……如果暖空气遇到较冷的建筑物并冷却,就会产生水汽。因此窗户内侧会结霜,因为那是老房里最冷的表面……
若墙体内或上发生此效应,则是霉菌滋生的良好环境……
一听到“几乎密封的房子”,我就开始紧张。
自70年代起就有墙体通风口,厨房也有排气装置作为标准。
为防止凝露,窗帘会关上(电动,按钮操作,遥控/服务器远控)。
更大问题是过度绝热。当地鉴定师报告大量霉菌侵染……不是老旧建筑……而是翻新后的超级窗户+超强隔热几乎完全密封的建筑。这空气进不去,人们想省钱,结果就是霉菌。
问题不是湿度太低,而是太高!因此要开窗换气,让外面冷干空气进来,降低湿度……
但不能总开窗,所以装通风设施保证湿气被排出,新鲜空气进入……
你那老房子因为不密封,空气几乎一直流通,室内空气非常干燥……你爱用的瑞典炉也让空气更干燥……所以你才需要加湿器……
加湿器即使在300年历史的旧农舍里中央暖气+局部温控系统下也必须要用。湿毛巾挂暖气片你没法调节,加湿器可以调。
我认为问题在于额外隔热层,使居室完全密闭;见幕墙狂潮。
要装空调的话?就得多建25厘米做管道和检修空间(混凝土楼板里装泡沫,再做防火处理)。
不然你又得对着30×30的洞口折腾几个小时。
结论:低能耗房只算得上规划师赚钱工具。
为什么房子尺寸是10×7.6,或屋檐干脆做小了,只为更漂亮或透进更多光(能源)?
原因(根据展会采访,非官方)是:“……其实就是省材料,少一立方米,少一平方米,就多赚一千欧元——这是真相。”
建筑不是科学,建筑必须有本事。阿拉伯人如果看屋子不好,会把建造者斩首。这是质量保障!